税延型养老保险的推出,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07年,该政策就开始在我国一些地方展开讨论和论证,上海和厦门两地先后屡次传出即将开征的消息,但始终未与世人见面。如今梦想总算快要照进现实了。而据保险公司内部测算,试点将为上海带来年均逾100亿元的保费增量。若将来向全国推广,则将为全国保费增量提供不竭动力。
具体方案还存变数
根据此次上报的方案,上海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产品定位为:契约型,产品形式为万能型、分红型保险;税收递延模式采取“税基递延”型,即在缴费及收益阶段免税,领取阶段再根据当期税率表缴税。
根据参与研究讨论的相关保险公司内部测算,采取“税基递延”型模式,同等收入情况下,越早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产品,未来可省税额越高;同等时间开始购买产品的情况下,收入越高,未来可省税额也越高。
覆盖范围上,无论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都可以参与。产品操作模式上,缴费是由企业代扣代缴,领取时保险公司代扣代缴个税;员工离职时,可以在不同保险公司、不同企业之间转移。当然,最终出台的方案,对于产品形式、缴费额度及缴费比例分摊等都有可能会发生修改和变化。
实际减税效果有多少
尽管具体方案尚未出台,但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已可以估算出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减税效果。
由数据得知,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所获得的税收优惠大不相同。对于税前收入4268元的雇员来说,本就不用缴纳个税,因此该政策对其没有什么吸引力。而随着收入的提高,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所能节省的个税也会随之增加。经测算,以15539元为分水岭,月收入超过这个数值的,每月购买700元税延年金保险的节税额都是175元,一年就有2100元。如果算上长期投资复利效应,节税效果更加明显。由此可见,税延型养老保险对于中低收入人群似乎吸引力不大,毕竟以上海目前的物价和房价水平看,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人群当下生活压力较大,很难为了21元的节税额而放弃700元当期收入的支配权。相比而言,在获得企业共同缴费的前提下,中高收入人群有较大的动力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