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投连险 > 正文
账户跳水保费骤降 投连险光环褪去?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如今,社会大众对养老意识的普遍淡薄,有些自恃有社保养老而拒绝其它养老规划。其实仅靠社保是远远无法满足未来的养老品质的。如果投保商业养老险,如何选择合适的险种呢?

  据悉,迫于退保压力,沪上部分银行已经主动在内部叫停投连险销售。记者走访了建行部分网点,发现原先热卖的泰康“赢家理财”悄然下柜,换之以“金满仓”分红险作为主打。银行销售人员表示,投连险不卖已经有一两个星期了,具体原因并不十分清楚。

  “祸源”何在

  2002年,因平安人寿销售投连险时存在误导行为,又恰逢熊市,致使大量客户蒙受损失,引发投连险风波;投连险退保潮一度使得投连险在保险市场销声匿迹5年之久。在经历了去年的短暂繁荣后,投连险何以在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再遇“退保”难题呢?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钟明教授认为,原因主要有监管和经营层两方面。虽然早在去年投连险业绩大幅攀升的时候,保监会就相继下发《投连险管理暂行办法》、《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加强投连险销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加强投连险的风险提示和销售管理,但在打击销售误导方面,并没有很明确的处罚措施。而正是后台监控力量的相对薄弱以及退出机制的缺乏,才未能有效遏制销售误导的出现。

  自然,投连险退保潮的始作俑者还在寿险公司。随着竞争主体的增加,暂时未能建立起有效个险渠道的合资寿险和中小寿险公司,为抢占市场份额,而都把通过银保渠道推投连险视作捷径。

  相比之下,大公司相对稳健的经营策略使得他们对于高风险的投连险涉足不深。上海市场上,太平洋人寿并未跟风推出投连险,国寿在银保渠道仍以分红险为主打。反观中小公司,作为市场的挑战者往往更为激进,以“抢规模”为主的策略令其常常忽视误导销售等风险,不少公司通过承诺收益率的方式推销投连险,有的甚至和“基金”做比较,这直接为退保埋下了伏笔。

  避免退保损失可使用账户转换

  投连险兼具保障功能和投资功能,通常具有多个投资账户,包括债券型、股票型、混合型等,有的险种根据投资方向配置的不同,多达8个投资账户。

  面对账户净值的缩水,大量客户选择退保;但事实上,盲目退保将给客户带来较大的损失。以投保10万元的银保投连险为例,第一年一般先要扣除3%的手续费;有的险种还要再扣除2%的买卖差价,其余的钱才进入投资账户。退保的手续费根据不同公司险种有不同规定,一般在1至3年内退保,按照当时账户价值还要扣除1%的手续费。

  目前市场收益低迷,许多公司投连险的账户价值都是负增长,因此选择这个时候退保必然面临较大损失,建议客户可以考虑转换账户来平衡收益。如在市场风险高的时刻将资金转入债券型等相对稳健的账户,以规避投资风险。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