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保险法》于28日通过,其中规定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这规定成为一大亮点,对于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民众期盼已久。那么,养老保险为什么要实行全国统筹呢?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哪些缺点呢?全国统筹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基本养老金全国逐步统筹
经过四次审议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28日下午高票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其中引人关注的是,这部法律就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作出明确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养老金被民众称为“救命钱”。然而在我国,无法异地接续成为很多人的烦恼。从养老保险入手,逐步实行全国统筹,这不仅能够实现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的目的,还能实现不同地区、不同收入人群之间责任的公平分担,使养老保险基金在统筹调剂使用中实现效益最大化,体现人的权利。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但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已经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全国统筹问题一直被关注并探讨,就在于这涉及庞大数量人群的切身利益,作为现实问题,不容回避。但养老保险制度里面的问题还有更深层的体现。
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还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区域分割、社会人群分割现象,差别对待较为普遍。在农村,拥有土地使用权仍被认为是获得保障的基础,“新农保”虽在制度设计上指向覆盖农民群体,但保障水平仍然过低,与城市养老保障不在一个层面。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