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我们这住院的都是放弃了医保的 。”杨培玲教授告诉记者,患者到大医院看病治疗的话,需要等很长的时间,而且手术还得排队。他们医院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看完病就能治疗,不用等,所以有些市民就干脆到他们医院治疗。不过前来治疗的全是些小病,像大手术花钱多的非常少。
报销待遇 公立与民营医院无差别
12月4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青岛市开展医保定点工作时间非常早,很多政策也是走在全国前列,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对医保定点机构的申请条件、程序等进行了明确的规范。无论是哪一个规定,都没有对医院公私性质进行区分。
“青岛市的医保定点申请工作开展非常好,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在申请的时候一视同仁,没有任何区别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只要符合相应的条件,经过卫生部门和食药部门的审批后,就可以来申请医保定点机构,“只要符合规定的要求,我们就会批准,而且在报销待遇等方面都没有任何区别 。”
申请医保资质暂时不能放宽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本市七区作为同一个医保统筹范围,目前超过90%的医疗机构都纳入了医保定点的范围。目前本市医保定点社区和定点医院分别有200多家和80多家,非公立性质所占的比例至少有70%以上。
成为定点医疗机构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医保业务都能办理,如有些医疗机构可以办理老年养老的医保业务,但却不能办理门诊大病等。
对于非公立医疗机构放宽医保业务办理条件的愿望,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要想申请某项业务,必须要达到这项业务的具体规定。如果医疗机构不符合条件,肯定不能被批准成为医保定点,“比如要想承担老年医疗护理业务,业务用房面积要不少于八百平方米,设置床位数二十张以上等。如果社区定点医疗机构不具备这些条件,肯定不能被批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