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0岁的建筑工人刘斌,在郑州工作了9年了,他经年累月在郑州打拼,却始终融入不进,无论是自己看病还是孩子求学,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壁垒,很多还是隐形的壁垒。他希望自己在农村买的医保卡在郑州也能使用。
【人物档案】刘斌,40岁,建筑工人
1993年,23岁的刘斌离开潢川老家,与妻弟以及几个老乡奔赴杭州,在建筑公司当一名木工,一干就是9年。到2001年,他所在的公司在郑州承包了部分工程,他和同乡就被派了回来。从那一年起,他们公司承包建筑的总面积每年都在以30%左右的比例增长,而刘斌的收入也在逐渐增长,“现在普工每天差不多60块钱,木工能拿到200多块。与9年前相比,几乎涨了十倍。”
不仅如此,来自潢川的多家建筑劳务公司几乎承接了郑州一半以上的建筑工程,他们带领着同乡甚至外省的农民工将郑州建成高楼鳞次栉比的都市。如今,刘斌在郑东新区某楼盘项目部负责木工,尽管也算是“头目”,但年届不惑的他还常常与那些子侄辈的 “新生代农民工”爬上爬下。当初回来就是因为“郑州发展快”,而今更是“中原经济区机会多,越来越需要基建”。
【专题访谈】
记者:2001年,你从杭州回来后,就留在郑州了。这几年感觉郑州的变化大不大?
刘斌:其实,我回来的时候就感觉郑州有股子“劲”:到处都在搞基建,城市越来越大。我刚回来时,在一个工地上,记得当时通的公交车都很少。那时的郑东新区也基本上都是农村或者荒地,现在都是高楼大厦了。
记者:您理想中建成后的中原经济区是什么样子?
刘斌:咱这个中原经济区建立以后,这个圈子会慢慢向外扩散,也肯定会带动旅游方面的发展。我感觉经济区建好之后,就应该是东区那个样子,以前东区没人来,现在建好了之后,每天晚上都会有不少人去看水幕电影。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