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医疗保险 > 正文
 
深圳社保巨额盈余让人咂舌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这是截止到2009年5月底深圳社保基金的账户节余。在全国社保账户亏空近8000亿元的状况下,强烈的反差让人咂舌。深圳社保基金管理部门称,其中500多亿元在个人账户里,退保后盈余,一年达10亿,参保低门槛,社保大增收。

以医疗保险为例,为了把更多的人圈到社保的大范围里,深圳社保局不断降低参保门槛,交费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工资的9%降到8%,再降到2%、1%,最终降到每人每月12元,其中企业交8元,个人交4元,就可以参加医疗保险。

通过上述措施,深圳市的参保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2006年、2007年更是成倍增长,截止到2009年6月底,深圳市共有550多万人参加养老保险,850万人参加医疗保险,820多万人参加工伤保险。深圳社保局还相继推出了少儿医保、大学生医保等,把大量的非社会劳动力也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内来。截止到2009年5月底,深圳市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428.27万人,而深圳市农民工的总人数也不过700多万人。

刘开明认为,深圳社保局不计成本扩大参保面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给社保局增收,事实也证明,截止到2009年5月底深圳社保基金874亿元的节余,这一数据在2006年仅为462亿元。

深圳市社保基金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黄险峰辩驳称,深圳社保一直是“大账户、小共济”的概念,就是说之前企业缴纳8%,个人缴纳5%。员工个人账户为缴费工资的11%,剩余的2%才计入共济基金。所以他认为,深圳市社保之前积累的更多的钱都是在个人账户上,并不能说深圳社保的“扩面”工作是为了账户增收。拿医保举例,2008年深圳市医疗保险基金结余32.30亿元,其中个人账户结余21.56亿元,占总结余的67%。深圳874亿元的整体社保基金里也有500多亿元在个人账户里。(据《中国经营报》)

■访谈

将更多人纳入社保账户

深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副局长杜斌:出发点不是为了增加社保收入

针对颇具争议性的该话题,深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副局长杜斌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经营报》:深圳社保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流动人口较多?

杜斌:深圳社保确实有其独特的地方,也可以说就因为这种独特性让深圳的社保备受全国民众的关注,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深圳社保早就实现了五险合一。早在1995年时,深圳社保就实现了医保和社保的合并,机构人员的征收标准也达到了统一;

第二,社保机构的人员实行垂直管理,业务标准全部实现统一;

第三,深圳社保参保面大,规模大。截至到2009年5月份,深圳五个险种的参保人数分别是:养老保险550多万人,医疗保险850多万人,工伤保险820多万人,生育保险310多万人,失业保险相对落后一些也有200多万人次;

2008年,深圳社保基金增收300多亿元,截至2009年5月底,深圳社保基金的规模高达874亿元,这恐怕在全国2000多个社保账户中为数不多;

第四,流动人口比例大。有关部门统计,深圳市1300多万人中有1100多万是流动人口,深圳市户籍人口仅有220万。

《中国经营报》:让更多人纳入到社保账户的做法颇受质疑,因为大多数流动人口都很难在深圳享受社保,有专家解读深圳把更多流动人口纳入到社保的做法有专门增加社保账户的嫌疑。

杜斌:尽管客观上流动人口的参保确实增加了社保账户的收入,但深圳社保的出发点可不是为了增加社保收入,如果是这个出发点,深圳市社保就没必要针对流动人口出台那么多的回馈政策,包括每月个人交4元钱就可以享受医疗门诊保险等。

对于任何人来讲,只有你在社会保险体制内才有可能享受到社保的待遇,深圳社保鼓励或者说想办法让更多的流动人口进入到社保机制也是根据深圳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深圳市1100多万的流动人口,不可能不考虑他们的需求。

分享到:

关于 社保 医疗保险 退保 的更多内容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