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近年严令航意险电脑出单、废除航意险“20元保40万元”统一定价等行动之后,今年伊始保监会再给意外险市场“动手术”,叫停无记名短期意外险手撕保单,刮起意外险市场整治风暴,这是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又规范保险机构经营行为的明智之举。意外险对于投保人来说到底有没有用?目前市场存在什么问题?怎么整治?
投保意外险只怕万一
作为一项传统保险业务,意外险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和保险保障功能,它保费低,保额高,保险期限短,一般不超过一年,短则几天,甚至几个小时,条款简单,投保简便,适合人群广泛。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方力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的风险和保险意识提高,我国意外险市场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据统计,2007年我国意外险保费收入190亿元,2008年意外险保费收入203亿元。保险业通过航空意外保险、学生平安保险、建筑工程意外伤害保险等意外险业务在重大事故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得到人民群众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
意外险管理相对落后
方力坦言,目前我国意外险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产品定价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由于我国保险业1979年才复业,基础薄弱,缺乏经验数据的积累,目前行业尚未编制意外伤害纯风险损失率表;市场竞争不规范,中介手续费偏高,保险公司对中介机构的管理不到位;业务管理存在漏洞,信息化管理相对落后,部分短期意外险业务未实现电脑联网。
保监会着眼于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始终高度重视意外险市场的整顿规范工作。一是加强产品管理、精算管理、内控评估、偿付能力监管等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范风险,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二是加强现场检查,规范市场秩序。针对社会反响强烈、问题突出的航意险、学平险等业务出台多个规范性文件,如要求航意险业务实现系统联网、电脑出单,严禁利用不当手段强制投保等。三是逐步放开短意险费率,简化产品备案手续,将产品开发权、定价权交给市场主体,鼓励保险公司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