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7年十大理财关键词,除“基金期货”、“私人银行”、“楼市调控”等热门话题之外,“保险争议”也在受关注之列,其中,重疾险的“保死不保生”更是成为其中的焦点。《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推出后,能否解决重疾保险争议中的所有问题?重疾险究竟怎么买、怎么赔?
并非保死不保生
长久以来,撇开销售时的个别因素,重疾险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购买时承保疾病与免责条款、合理索赔与理赔时效问题上。
投保人购买了重疾险产品在索赔时,才发觉很多索赔内容属于免责条款,切身利益并未得到一定的保障,由此产生的争议不断见诸各种媒体,也给很多人造成一种重疾险“保死不保活”的印象。其实,这个结论未免偏颇,下面为您讲述两个重疾险“受益人真受益”的实际案例。
近日,中意人寿上海分公司顺利处理了2起重疾险理赔案例。据介绍,家住上海徐汇区的闻女士,曾在一年前购买了中意人寿重疾险产品“安康行”,今年夏天不幸患上肾癌,她立即与中意人寿取得联系,并按照公司的详细指导及时提供了资料、办理索赔手续,不到2周时间,10万元理赔款如数到账。与此同时,中意人寿还送来了鲜花、营养品和公司领导亲笔签名的慰问信,同时,还有一张中意人寿就医贵宾卡。
10万元理赔款可以给闻女士的治疗过程带来一些帮助,而该公司贴心的慰问,相信能够让闻女士的心中多了一缕明媚阳光。而另一位在该公司团险投保的一家企业员工,在通知保险公司自己患上肝癌到拿到5万元理赔款也仅用了1周时间。
重疾险相对于其他健康险种,出险时往往关系到受益人的生命安危,而且给付的理赔金对客户治疗至关重要。因此,很多保险公司出于人性化考量,理赔时作为优先级处理,希望能够真正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