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特邀中国介入心脏学会委员、上海市冠心病瓣膜病介入诊治学组组长沈卫峰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刘兆平副主任医师为您开出一份“支架保单”,让您的心脏平安、健康地工作。
投保 三种情况可放支架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支架的确是能让心脏重获新生的一种好手段。但该不该放,什么时候放,放什么样的,都必须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情况量体裁衣。第一,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这类人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特别是药物控制不满意的,或者负荷试验提示有大面积的心肌缺血,就需要进一步做冠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达70%以上,或血管狭窄达50%以上、但心肌缺血症状明显的,可以接受支架置入。第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这类患者大多数都需要放支架,但可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负荷试验之后再决定,一旦发现大面积心肌缺血,就可以选择放了。第三,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梗,特别是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在发病12小时以内,最好在6小时以内紧急置入支架。对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治疗或抢救后仍有反复心绞痛发作的,也应该尽早进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
现在临床上使用均为金属支架,主要有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给金属裸支架穿上一层抗凝药的“外衣”,缓慢释放药物)两种。药物洗脱支架和裸支架所致死亡率并无差异,而且风险都比较低。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经济情况、用药情况、合并症等因素综合考虑用哪种,就好比买保险一样,货比三家,才能知道选哪个合适。
续保 术后一年都要随诊
不少患者认为做了心脏支架手术,而且用了价钱贵、质量好的进口支架,就等于让心脏进了保险箱,一辈子也不用担心了。其实,支架进口与否并不重要,不论支架怎么改进,解决的只是一段血管的问题,并没有“断根”。所以,即使投了“保”,但术后维护做不好,保险也可能随时失效,因此定期投保才能保证最大收益。出院后患者需要定期回医院复诊,到术后随访门诊处或负责您手术的医生处,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医生可以根据动脉是否通畅,决定是否调整药物用量与种类,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另外,手术后如果感觉到又出现类似术前的一些症状,不要忽视,应该尽快去医院检查。
出院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是随诊的关键时间点。此外,超过40岁的患者,应坚持每年检测血脂、血压、肝肾功能、肺部X线、心电图。
三类药,坚决不能少
支架手术仅仅解决了一小段血管的问题,如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仍然存在,仍会对血管内壁造成损伤,就如同被淤泥阻塞的河道,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在支架术后坚持长期服药。
“坚决不能少”的三类药,即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他汀类。植入体内的支架确实能保障在一段时间内这段血管不再狭窄,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血管内皮有轻微损伤,损伤的内皮会沿着支架重新长起来。此时,血小板又开始帮倒忙,一大群血小板堆集在一起,在损伤的地方又形成血栓,可能再次堵塞血管。所以要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患者应尽早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使用氯吡格雷,通常需要持续使用至少12个月,以有效防止缺血事件发生。随着药物涂层支架术后晚期血栓形成的报道增多,可以考虑延长服用氯吡格雷超过12个月。他汀类是降脂药,对患冠心病的病人而言,其作用不只在于降脂,更重要的是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化进展。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