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总理写信的构想,是在深圳市布吉镇老年活动中心酝酿的。17位老人在信上签了字,他们都迈过了70岁的门槛。“我们曾为国家作过贡献,但现在老难所医。”发起人、74岁的孙芝禄说,“这关系到和谐社会公平性。”
在深圳和女儿居住的孙芝禄,是吉林省白山市卫生局离休干部。2006年的一场大病让他花了8800元,“把腿跑细了”才报销掉。而他的老伴———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同为白山市职工。1995年她患乳腺癌,花了二万多元,直到4年后返回单位才报销。
“我们曾多次向深圳市提出,希望医保能够联网,但一直没有回音。”孙芝禄说。
而陈式汝的问题更严重———这位74岁的老人退休后,从云南红河州迁入深圳,并办理了深圳户口。但他的医保留在原单位。2006年8月14日,陈式汝因心脏病突发住院,只能让儿子垫付8万元手术费。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开两张处方单、办住院证、转院证、特殊工种证明也相当复杂———一切都因异地医保而起。为了报销,他开了无数个证明,打了无数个电话……
当中国步入老龄社会后,医保异地报销难不仅仅困扰着这些深圳老人。《中国老龄事业白皮书》显示,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44亿,如果异地居住的老人按10%估算,就有1400万人。而据卫生部调查,老年人发病率比青壮年要高3-4倍。
2007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陈高卫呼吁:应立即筹划建立省际之间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网络。
这位来自海南的人大代表称:虽然全国城镇职工医保范围已经惠及近2亿人,但由于工资水平、报销方案的差异,医保几乎全部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参保人在异地看病时,要先自付医疗费,再带着凭证到参保地的社保部门报销———让白发苍苍的人拖着不便的腿脚跑来跑去,怎么也说不过去。
全国政协委员解生瑞也认为,这种画地为牢式的做法,侵犯了人们的医疗选择权,而且阻碍了人员流动。“现在的网络技术很发达,做到医保卡全国通用,在技术操作上并不难。”他说,“关键是政府如何解决其中的利益冲突问题。”
“医疗保险全国联网,确实不是技术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一位官员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其障碍在于各地的政策不一样。医保基金是各自独立运行的,根据当地医疗水平筹资,所以各地基金的差距非常大。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转移医保关系。”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