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此次作为试点的林芝地区首批参保农牧民人数大约为7万人。据中国人寿相关部门负责人预计,明年初有望在林芝地区全覆盖,惠及林芝地区13万农牧民。
“下一步要抓好农牧民小额保险的宣传服务,维护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有关负责人如是称。
产品补充社会保障
“以前主要靠上山砍树、种植青稞小麦和放牧为生,后来政府倡导护林保树后,一些人开始干起了建筑业,逐渐带动了运输业,我就是这样开始跑运输的。”招呼大家吃奶干的安贡,自1986年开始跑起了运输,二十多年来总是尽量接短途的生意,主要是担心长途运输容易出事故。
一直以来,在大多数低收入家庭中,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的案例和恶性循环时有发生,意外伤害保险愈益成为普通消费者的基本保障需求。由此,面向农村消费人群,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应势而出。
“农牧民小额团体意外伤害保险是小额保险中的一种。”中国人寿县域保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小额保险是一种有效防止贫困农户因灾、因病、因发生人身意外伤亡返贫的金融扶贫工具,可视作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延伸和补充。
自2008年6月起,保监会《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正式出台,时至2012年7月,保监会下发《关于印发〈全面推广小额人身保险方案〉的通知》。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小额保险承保人数为2008年承保人数(238.3万人)的8倍,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覆盖人数占全国农村人口的比例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小额保险试点积极扩大销售地域和目标市场,试点单位由8家扩展至目前的24家。
然而,小额保险在农村市场的普及,仍然存在农村地区购买力不足、保险意识相对薄弱等障碍。“事实上,农村地区一些传统观念影响到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中国人寿前述负责人称,农村地区对保险销售中的“死、伤、残、病”等字眼比较忌讳,遇到天灾人祸宁愿烧香拜佛也很少购买保险,“养儿防老”和“积谷防饥”的观念导致农村地区对社会化的保险保障机制接受程度不高。
事实上,由于农村地区人员居住偏远且相对分散,农村小额保险的人均服务成本远高于城市。从国际经验来看,小额保险发展较好的国家大都得到了政府的财政支持,有的国家甚至将小额保险纳入到社会保障的战略高度予以统筹考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