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刚到某外企上班的小徐,前几天看到了海报栏的告示,称有该企业与某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了补充
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补充
医保)计划。职工每个月只要交几十元,就可以参加这个保障计划。告示也说得很明确,此项补充医疗保险计划完全是自愿行为。小徐不禁有些踌躇,自己基本医保每个月都在交钱,单位组织的这个计划值得投保吗?这究竟是单位的福利还是保险公司的营销呢?
可能很多市民都有与小徐类似的困惑,尤其在一些效益比较好的单位,补充医疗保险计划并不罕见。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冠以“补充”字眼的福利,补充公积金和补充
养老金分别由公积金中心和
社保中心管理,都有官方或者半官方的属性,只要单位有基本上都是值得参加的。唯独补充医保,自愿和商业化的程度更高一些,比较鉴别的余地也比较大。
那么一份补充医保计划放在您的面前,到底怎么甄别呢?其实,补充医保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补充”基本医保不赔的部分,所以主要也就看它在门急诊、大病、住院三方面到底补充了多少。
补充1 门急诊
●基本医保不足:
对于门诊费用,基本医保采取三段式。比如发生了一笔门急诊费用,先用他的个人账户,用完后个人负担上海年均工资的一定比例(2%-10%),这部分钱还是不够的话,个人自负一定比例,附加医疗保险基金负担剩下的比例。上述的比例都是跟着工作年限走的,参加工作越晚,自己需要承担的比例越高。尤其对于2001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每年的账户积累本来就不多,个人账户用完后却只能全部自负,因此门急诊的缺失很厉害。
●补充医保补充何处:
比较这一块的补充医保需要留心四个方面:保障范围、免赔额、赔付比例、最高保额。比如国寿的计划中,保障范围是意外和疾病、没有设免赔额、赔付比例是70%、最高保额规定为1万元;而
新华人寿的免赔额是480元,赔付比例也是70%。如果小徐当年发生门诊费用1980元(符合规定),其中个人账户支付960元,个人自负1020元,保险公司将赔付:[1980元-480元(免赔额)]×70%=1050元。这个数字比小徐实际支出要多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