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各家出师不利的状况,袁颖晖更多的是在向内看,经营者自身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价值取向;而李琥认为应该向外看,他表示参与大病商保和高端医疗是有意做健康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两种现实选择。商业健康险有多重属性,只能依托于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受后者发展形态和水平的限制,并且受制于国家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选择做高端医疗已经算是少走了点儿弯路了,”在李琥看来,道德风险导致的成本问题、医疗控费的问题不是根本,高端医疗要想做好,必须要靠政策的放开,否则发展有限。而政策的支持不仅仅是口头上鼓励,而且要有实际的支持,“要口惠且实质:上头有设计,中间有配套,执行有力度。”
李琥这样分析健康险的经营特点——健康险处在“健康”和“保险”两个均受政府政策影响极大的产业的交集上。根本上来讲,其发展的动力和阻力都要从这两个产业中去找。健康险的发展,按照某种维度,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进口”,也就是怎样吸引人来买你的保险可以通过税收等调节手段,如对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费用给予税收抵扣;二是中间的专业管理过程(利差、投资差、成本控制等);三是“出口”,也就是支付之前的风险的管控。“保险的本质功能是对于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进行补偿。因此其前提之一是要知道风险究竟是什么,怎么产生的,然后再谈如何控制风险。从这个维度看,健康险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前提是要对于医疗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医疗风险直接来自医疗过程。保险公司只有足够深入地介入和感知这个过程,才有可能有效地控制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李琥表示,在有效的商业健康保险体制下,保险公司和医疗服务提供商是利益共同体。中国的高端医疗保险能否以美国为参考样本呢?李琥觉得这不切实际,中国国情比较特殊,公立医院处于上风,保险实力和势力不够强大,公司缺乏“叫板”的能量,唯有另辟蹊径,找愿意和自己共同控制风险的提供商,相对而言,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可能是更佳的选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