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研究医保个人账户购买商业保险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不同人群对于个人医疗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在购买个人医疗保险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
而个人医疗帐户年末剩余的资金,会按照同期居民一年期银行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计息,并计入个人医疗帐户历年结余资金部分。
因为上海的医保缴费比例较高(2016年之前单位12%,个人2%;现调整为单位11%,个人2%),同时对于医保账户的管理也比较严格规范,因此账户资金积累较多。
第一财经记者获取的数据显示,2013年底上海职工医保参保人数1325.50万人,个人账户基金沉淀516.04亿元,人均个人账户累计结余3893元,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倍。而这其中,余额最高的是35-39岁年龄段的人群,人均个人账户余额5413元。
因此,医疗基金盘活以及商业保险筹资,已经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
邬惊雷在上述论坛上曾以自己的基本医保账户举例称:“上海1994年实行个人账户统筹,我很少看病,我(的个人账户余额)大概是三四万元人民币,20年的时间过来了,其实意义很小的。”
而如果在参保人员年轻时,允许其把个人账户今年的钱拿出来买明年的保险,货币价值的放大效应就会很大。
目前,包括福州、深圳、重庆、南京等地都已经出台政策,允许个人账户资金沉淀较多的参保人员,使用个人账户资金购买与职工医保相衔接的商业补充保险。虽然各地门槛不同,但都采用自愿参保的原则。
基本上的方案就是设定一个个人账户结余资金的积累额度,超过的部分才可以用于购买
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保险产品也多是
重大疾病保险、
意外险。少数地方涉及健身运动。
比如,福州规定个人账户资金余额超过5000元的参保职工,在预留其中5000元后,剩余部分可用于购买与职工医保相衔接的商业补充保险。
南京则提出,参保人员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累计结余金额超过3000元的部分,可用于购买本人商业健康医疗保险,年度使用限额为2000元。
除了发展商业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互补之外,《规划》还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的保障水平。
比如,综合考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承受能力,区分不同情况,调整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项目,将技术适宜、费用合理的诊疗项目和医用耗材直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临床使用广、疗效确切的高价自费项目和医用耗材试行医保梯度支付政策。
同时,区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明确自费比例管理目标,并纳入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总量控制和绩效考核,逐步降低参保人员个人自费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