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正文
决胜商业医保的六大能力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随着中产和富裕阶层的消费者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投向商业医疗保险,尤其是报销型商业保险。保险和医疗相关企业该如何站上风口?
 
  高效理赔和运营管理
 
  如果保险机构无法从报销型医疗保险产品中获得盈利,那无论他们多么善于吸引消费者,甚至能让他们立即掏钱购买此类产品,最终也是徒劳。高效运营能帮助保险机构降低成本。例如,平安的IT系统能结合医院的类型、位置与理赔金额展开分析,以此来判断潜在的理赔欺诈。
 
  高效运营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既能提升客户满意度,又能帮助保险机构获得更丰厚的利润。2015年,英杰华集团(Aviva)在新加坡推出一款名为ClaimConnect的手机App,用户只需对他们的医疗保险理赔材料进行扫描或拍照,即可在线提交理赔申请;他们还可以轻松查看当前的理赔进度或浏览自己的理赔历史。近140家新加坡企业推荐自己的员工安装和使用ClaimConnect;目前,这些企业通过手机App提交的理赔申请已超过半数。这不仅减少了英杰华的书面文档管理时间,同时加快了公司的保险理赔流程,还能让参保者更早获悉理赔状态和进展信息,为客户带来了切实的裨益。

  构建医院和医疗保健服务商网络
 
  截至目前,商业保险提供商与大型公立医院之间的合作关系依旧薄弱,进而导致其无法获取必要的患者信息,为成功的产品设计和定价提供支持。同样,他们与医生之间的互动也十分有限,使之难以制定有效的风险和赔付率降低举措。
 
  但现在,监管机构已允许保险公司对医院进行投资,这些障碍也会逐渐得以化解。部分中国保险机构已着手把握这一大好机会。阳光保险率先采取行动,与政府合作在山东潍坊建设了一家拥有2000个床位的医院,并为之取名“阳光融合医院”;新医院于2016年5月正式开业。另一家保险机构——泰康保险则斥资数十亿元人民币,大力兴建医院、老年护理社区和专用设施网络,这与美国凯撒集团(KaiserPermanente)的“管理型医疗保险”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泰康在部分地区投资建设新医院,在另一些地区则收购了现有的公立医院并将其私有化。
 
  保险机构在中国构建医疗设施网络时,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和采用“特殊方案”。例如,中国保险机构可以效仿日本最大保险公司之一——损保日本兴亚(SompoJapanNipponkoa)在本土的作法,创建一个老人护理设施网络。损保日本兴亚在本国拥有近500家疗养院,并设有400个办事处,为民众提供家庭护理服务。这一网络十分贴合日本国情,因为日本是全球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但随着中国人口的持续老化,此类设施和网络的重要性也会日益显现。
 
  与医疗保健服务商携手合作,是帮助保险机构增加客户来源和控制风险的另一种方式。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与瑞尔齿科的合作就是一个例子。中国太平为瑞尔提供营销支持,作为回报,中国太平进入到中国七大一线城市的30家瑞尔诊所。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