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不是我不想看病,而是我不敢看病!让我花十几万块钱去看病,还不如就让我这样熬着……”作为一位矿区企业的老职工,张大爷近20年的井下工作经历严重破坏了他的肺部机能。今年,他被医生诊断为早期肺癌,而他却因为昂贵的医药费被挡在医院门外。
“看病贵”亟须保险破局
实际上,类似张大爷这样的企业职工并不在少数。随着近年来医药费的价格“飞涨”,“看病贵”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目前,各地、各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我国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框架也基本形成。
作为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基本医疗保险是国家医疗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法定性质的政府行为,财源主要来自强制筹集的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只承担基本医疗的保障职责,即只限于提供适应绝大多数参保职工必要医疗需求的、医疗服务机构采用成熟的和适宜技术所能提供的、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支付费用的医疗服务。
然而正是由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这些特性,加之中间环节损失过大和管理成本过高等因素,使得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能力非常有限,很难满足职工的医疗保障需求。尤其在面对大病的时候,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几乎无所作为,这也使得部分企业职工“不敢看病”。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产生了引入市场机制、提高运作效率的内在需要。
“商业运作”潜藏市场风险
政府的需求恰恰与商业保险的功能相吻合,于是各地政府都开始了运用商业保险破解“看病贵”难题的尝试。
山东省自2001年尝试开展补充医疗保险业务以来,全省共有7家人身险公司开展补充医疗保险业务,涉及13个地市,承保人数156.17万人,保费收入1.06亿元,大多为与各地医保部门合作的契约式业务。然而,从契约式业务开展的情况看,虽然业务量越来越大,但是风险管控难度大,经营效益并不理想。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