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专家:医疗责任保险为何成了鸡肋?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医疗服务属于高技术、高风险的职业领域,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为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是缺乏准确、完整的医责险风险评估数据。由于多种原因,卫生系统缺乏准确、完整的医疗纠纷年发生量和年赔偿金额等历史数据,致使保险公司难以针对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科室作出准确、全面的风险评估和费率厘定,给医责险按照微利原则和风险防范原则健康发展以及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积极参保,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医责险发展时间较短,虽然在近几年医责险经营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与医责险发展的客观需要仍有一定差距。

  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风险管控能力较弱。医疗责任险涉及保险、医疗和法律等多方面知识,需要既懂得保险理论与实务、又熟悉医疗专业技术、并且还精通法律知识的专门人才,只有拥有上述知识的专门人才参与险种的开发与赔案的处理,才能保证保险条款的适用性、严密性和处理赔案的合理性。

  2.医疗机构在医责险投保中存在逆选择的可能。由于保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欠缺,很多医疗机构还存在每年得到的赔款要高于缴纳的保险费,否则就亏本的想法。部分小型、低风险的医疗机构和科室不愿投保,投保医疗机构多为高风险医疗机构、科室和医务人员,且存在故意漏报床位数、不如实报告医护人员和低风险科室等情况。追溯期的设置恰恰为医疗机构的逆选择提供了便利条件。

  因此,在保险公司基础数据匮乏、医疗机构投保时存在逆选择的情况下,在保险合同中规定追溯期,将给保险公司对该险种的经营带来巨大风险。

  (四)委托医疗纠纷调解中心理赔定损的模式有待完善

  目前的理赔处理流程,采取委托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处理纠纷、出具《调解报告》、《定损计赔明细》、确定赔偿金额的方式,是在保险公司开办新险种、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的情况下的一种积极尝试。虽然在保险公司与调解中心签定的《委托协议书》中规定:“在发生重大、紧急或疑难医疗责任争议案时,保险公司与调解中心共同赶赴现场,参与现场处理”,在相关理赔业务处理流程中规定了保险公司对《调解报告》、《定损计赔明细》和有关单证材料的审核权利,但由于医疗责任事故的高专业性的特点,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很难在医责险定损过程中发挥作用。而调解中心虽有政府背景,但目前还缺乏对这一行业的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法律约束,使其很难具有类似于公估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公信度。因此,采取全权委托调解中心定损的模式,使保险公司对该险种的理赔管控力度存在不足。

  (五)免赔额把控不严

  医责险费率规章中对免赔额做出如下规定:“医疗责任每次索赔,按每人赔偿金额的5%或1000元计,二者以高者为准”。免赔额的设置本意是强化被保险人自身的风险意识,但在理赔实践中,却未能对全部赔案实行免赔额制度。例如:医责险的每次赔偿限额为20万元,对于超过20万元的赔案,存在是先免赔再按保险金额赔偿,还是先按照保险金额计算赔款再进行免赔的争议,也就是最终赔偿是按20万元,还是19万元。目前,医责险赔案中对于超过保险金额的赔案,即索赔金额超过20万元的赔案,全部以20万元赔付,弱化了设置免赔额的意义。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