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世纪以前,俾斯麦认为普通工人们“觉得自己未必会一直这么健康,总有一天他们会老得无法工作,如果到时他们又生活贫困、身患重病的话,境遇一定非常无助”。杞人忧天也好,有备无患也罢,这位德国的铁血宰相于1883年引入一项医疗保险法律,
要求公司和工人为医疗的成本做出贡献,于是“社会”医疗保险方案横空出世。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医疗保险都是由政府出资,商业保险大约占保险总数的五分之一,但可能会愈加受到国家的支持与赞助(见图1)。政府希望通过促进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医疗保健系统的三大问题:可及性不充分、成本飞涨、创新缺乏。但是,商业医疗保险是否能够担此重任呢?
所谓“全民医保”
商业医疗保险市场发展最为成熟的当属美国,而美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实现全民医保的发达国家。根据奥巴马的医改计划,商业医疗保险市场还将会获得极大的扩展,他希望借此扩大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覆盖所有人。讽刺的是,强制性的“全民医保”是奥巴马医改方案中饱受诟病的一点。
荷兰与瑞士
在过去十年也进行过类似的改革。瑞士热衷于扩展全民医疗和控制成本;荷兰则视商业医疗保险为消费者选择和医疗保健服务创新的促进因素。两个国家都规定,商业医疗保险商不得因申请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差或患病风险大而歧视他们,但是人们在保险商的选择上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便宜但简单的保险计划会吸引年轻健康却不大富裕的客户,而高质量且高级别的保险计划则会吸引年老多病却多金的客户。为了平衡这种差异并确保公平性,瑞士、荷兰以及后来仿效改革的德国都设定法规,要求那些赚取“过多”利润的保险公司将费用退回给付费过多的患者。普林斯顿大学的卫生经济学家欧维·瑞哈特戏谑道,德国表面上看来拥有200多家商业医疗保险商,但是由于风险调整,实际上不过一家而已。
政府紧密调控商业医疗保险扩展的做法实质上是将医疗保险统一为一个整体,这的确能够扩大覆盖面,就像美国麻州的医改一样,但是这能够控制飞涨的医疗保健成本吗?很可惜,答案是否定的,看看麻州的医改就知道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