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在中国有光明的发展前景,这一点没有人否认,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和实施、“民生”工程的推进,都给商业健康险发展提供了“天时”、“地利”。但是,对于健康险、特别是医疗保险如何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长期以来没有很清晰的解答,而健康险市场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困难。一方面,从原保费收入来看,近三、四年来健康险保费收入占人身险总保费收入的比例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2011年这一指标略有改善,但主要还是归因于寿险保费规模的下降,仅就健康险保费绝对数值而言,相比去年同期名义增长率仅为2.1%;另一方面,由于赔付率过高,健康险业务长期以来普遍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出现这样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说目前健康险的经营者专业性不够,创新水平低,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但是,如果供给长期滞后于需求的话,保险公司本身的问题就不会是决定性的原因。保险公司作为逐利的市场主体,从其本性上讲是不会轻易放弃大好市场机遇的;经营健康险的公司创新产品、改善经营模式的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必须说,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发展缓慢,与其面临的发展环境不利密不可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实中仍然存在社会医疗保险对商业健康险的“挤出效应”,地方政府部门凭借行政权力,出面组织并推行“准社会”补充医疗保险的做法并不是偶然的个案。
在笔者看来,这种现实折射出来的,实际上是理念上的偏差、认识上的分歧。对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我们需要进一步厘清观念,实现理念层面的共识,实现“人和”的境界。
首先,在把握医疗保障体系中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时,不能简单套用“二分法”,关键是利用政府与市场的混合作用。无论是从理论上的可能性来讲,还是从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来看,社会保险并不排斥市场机制,而商业保险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与政策支持。更务实的思路是,将政府和市场看作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脱去它们的社会利益修饰,将市场看作是可以与政府部门竞争、合作的行为主体,而不是单纯的政府的替代或补充物。事实上,公私合作正是解决医疗保障改革难题的重要手段,而且,从国际范围来看,“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界限正在日益模糊。应淡化“政府主导”抑或“市场主导”类型的讨论,强调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机制和市场安排的优劣对比,并以此作为政策制定依据。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