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医保之重,不言而喻。围绕建立体系完善、覆盖广泛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我省近年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以满足人们“病有所医”的需要。
新农合升级
【故事】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赵哥庄社区居民纪永民,2008年8月因患淋巴瘤入院治疗,治疗费用达15万元。出院后,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定,纪永民先期按最高封顶额报销了3万元。今年初,因符合大病二次补偿条件,纪永民又领到了52405.4元的补偿金,同时由于属独生子女家庭,再次享受到区里设立的“独生子女大病补助金”26202.7元,最终总计拿到各种社会医疗保障款108608.1元,大大缓解了纪永民的医疗负担。
【聚焦】自2003年开始,我省各级政府逐步建立动态增长的筹资和补偿机制,农村卫生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协调和督导各地落实新农合补助资金,全省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水平从30元提高到87.6元,使受益农民面扩大,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全省参合农民6437.3万人,参合率98.61%,新农合基金筹集到位35.44亿元,累计为2.73亿人次报销医药费用122亿元。
我省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理设置报销比例标准,提高使用基本药物、中医药费用的补偿比例,引导参合农民在基层就诊,提高整体医疗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推行门诊加住院统筹模式和省市级即时结报,日照、莱芜两市即时报销范围扩至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济宁、日照、临沂、德州、聊城等市在全市统一报销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方便了参合农民就医报销。全省一半以上的地区,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近一成,最高报销金额达5万元。我省新农合参合率、参合人数、受益率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点评】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升级,填补了农村社保体系的“空白”,缓解了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
困难职工看病不犯愁
【故事】“让困难企业职工加入医保,俺是最大的受益者!”谈起自己的治病经历,56岁的安立秋十分动容。安立秋原来所在的济南国棉一厂是一家关闭破产企业。1997年安立秋确诊为心脏病,不想却因企业陷入困境而无法得到有效救治,这些年只能一直耽搁下来。2007年秋,单位作为困难企业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安立秋拿到了医保卡。随后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安立秋住进了医院。出院后,总共13万多元的医药费用,报销了10万元。安立秋后来又办了“门规病种”,平时如果有病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都能按比例报销。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