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综合生物、化学、医学、工程、材料等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现代医学发展强大的推动力,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小如螺丝钉大的口腔种植体,大到ICU监护室的全套设备,从体检时常用的血压计,到植入人体的人工关节、心脏瓣膜,生物医学工程所带来的产品,让人们的健康更有保障,生活更有质量。甚至可以说,没有生物医学工程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就没有我们如今所看到的现代医学。
在近3期的“前沿新知”版面中,我们将持续关注生物医学工程这个新兴学科的发展,介绍其总体概况和产业前景,并将对其中的医疗机器人、生物材料与人造器官、癌症研究和治疗中的新技术等分支领域做进一步的深入报道。
产业:前景广阔
“我国已将医疗器械产业列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进行大力扶持,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学科。”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生物医学工程的进步会带动电子、材料、信息、光学设备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具备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特点。”
医疗器械产业的规模很大,全世界的该产业年产值约为4000亿美元。樊瑜波说:“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约4000亿元,且行业发展年均增速大于20%,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然而,我们还没有完全告别"一火车注射器换一台核磁共振仪"的历史,即进口高端医疗器械,出口低端产品。但是,应该看到,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结构正在优化,越来越多的中端产品加入到出口行列。”
以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坚持将每年销售额的10%投入研发。公司副总裁杨颋说:“我们在美国和瑞士设立了3个海外研发中心,现在产品远销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占到公司全年销售额的58%。2011年的产值达到54亿元。”
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构成相比,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相对于药物产业来说发展滞后。“美国药物产业与医疗器械产业的产值比是1:1,中国是4:1,这说明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空间还很大。”樊瑜波说,“中国人口众多,产生的刚性需求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市场,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正当时。”
生物医学工程研发水平的提高将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直接好处。“生物医学工程研发水平提高了,医疗器械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这是降低老百姓医药费负担的关键点之一。”樊瑜波介绍,过去冠状动脉支架全靠进口,如今已有70%的支架为国产,国产支架不仅给老百姓提供了更便宜的选择,还让进口支架的价格下降了一半以上。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台进口心脏监护仪要卖1万美金,加上关税,我国医院的购进成本就是10万元人民币。”杨颋说,“在我们公司可以出产国产心脏监护仪后,这种设备的市场价格就大幅降低,如今只需要1万到2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一台了。”
“过去有人开玩笑说,某些进口生物医用材料的利润比毒品还高,这当然是一个比喻,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迫切需要发展的现实。”樊瑜波说,科学探索和产业需求两个动因,都在让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迅速发展。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