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承诺,到2020年中国GDP翻番,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十八大报告中的一句庄严承诺,振奋了国人,也振奋了意欲开拓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机构。
在上海外滩17号,也就是上世纪友邦保险的诞生地,友邦保险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杜嘉祺向来访的媒体记者分享了友邦保险在泛亚地区的强劲表现以及对中国市场的强烈期望。从这家外资寿险公司的眼里,折射出外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态度。
“上海对于友邦保险而言意义非凡,这里既是我们的诞生地,也是我们的家,友邦从这里开始做起了业务,如今我们已经成为泛亚地区最大的上市保险集团。”尽管中国保险业在2012年经历了大涨大跌,市场在“制度变革”与“业绩风险”间不断徘徊,从杜嘉祺的口中听到的却是对中国市场的无限希望。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承诺“逐步取消对外资保险公司限制”。此后,外资保险机构纷纷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共有57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1322个机构、营销部。其中寿险公司有31家,产险公司有21家,再保险公司有5家。据统计,到2011年末,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的各类代表处有177家,机构数量已经超过独立的中资保险机构。
保障缺口大
彰显中国市场潜力
一份面向全球保险从业者的调查发现,5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保险市场增长将领先于全球保险市场。在对30家外资保险高管的调查中,大部分高管认为,未来几年他们在华业务增长速度有望达到30%~50%,普遍认为其在华业务会增长35%左右。
据麦肯锡咨询分析,5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对外资保险公司来说,中国保险市场未来强劲的增长态势无疑是最大的机遇。
“这些年来,虽然外资保险遇到很多困难,但总体发展仍然不错,特别是2004年以来,外资保险机构迅速壮大,保费增幅不断加大,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其中寿险行业稳步上升,产险也保持平稳增长。随着今年交强险市场的放开,外资险商在车险经营上将更加凸显优势,有望增长得更加快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王稳如是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