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对阻碍健康险业务发展原因分析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与整个保险行业的迅猛增长相比,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显得不温不火,甚至略有回落,不少专业性健康保险公司更是艰难求生。以下是对阻碍健康险业务发展原因分析。

  商业健康保险将成为保险市场又一个有着诱人前景、巨大需求的“金矿”,似乎已无疑义。自2000年以来,不同机构在不同范围进行的几次调查都显示,在人们对商业保险的需求意向中,医疗健康保险一直高居首位。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可以直接影响自己和家庭生活质量的医疗健康费用支出也更加在意,在寻求着更好的化解和减轻自己负担的办法,购买商业健康保险自然成为一个重要途径。根据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所做的一份市场预测,仅目前阶段,城镇职工群体、非城镇居民群体及学生群体的健康保险市场空间就在1000亿元左右,今后的发展空间将更大。而麦肯锡公司的预测更为乐观,认为中国健康保险市场在2004年—2008年的5年间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74亿元至3009亿元。

  但在现实市场上,人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人们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保险公司缺货;保险公司推出的许多健康险产品,或者因为门槛过高,或者因为保障范围过窄,无人喝彩。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方面不疾不徐,在业务收入方面似乎也无太高要求,是他们已然练就了面对巨大市场诱惑竟能岿然不动的本领么?记者通过与保险公司专业人士的进一步接触才发现,保险公司面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原来有着很多憧憬,也有太多无奈。面对种种困境,保险公司只有发出更加无奈的“一声叹息”。

  保险公司专业人士表示,对于开发适合人们需求的更多的健康保险产品,“非不为也,实不敢也”。因为保障范围扩大、保险责任增加后,道德风险随之加大,而道德风险是影响健康保险发展的主要原因。据有关方面人士透露,某地一家医院在大多数医生投保了社保和商业健康保险后,一向注意个人健康卫生的医生们,甚至包括医院院长,一半以上“不定期”地住进了医院。

  人们不敢强求医生不得病、不住院,但难免这样“猜测”:如此大规模、高密度地住院,定与医疗保险有关联。有保险专业人士分析,体现在健康保险方面的道德风险花样繁多,防不胜防:带病投保、虚构保险事实、重复索赔、挂床住院、冒名就诊、内外勾结、联手诈骗等等,不一而足。健康保险道德风险大,风险控制难度更大,使得保险公司在涉足健康保险业务时顾虑重重。

  非典疫情曾引发了许多地方健康医疗保险产品的购买热潮。可就在保险业内人士为人们保险意识增强欢呼,以为健康险将迎来一个大发展时代时,情形却有了微妙的变化。非典疫情一过,如何尽快退保、分文不少地拿回已经掏出的钞票,又成为许多当初积极购买健康保险的人们一块心病。危险已过,掏钱买的保险等于打了水漂——在许多人眼中,保险就是要“实实在在地、立杆见影地得到回报”。国人的保险意识有待实质性提高,是健康险取得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