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市场来看,由于商业健康保险经营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商业健康保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美国为例,商业医疗保险的费用支出占全国医疗费用总支出的54%,由商业医疗保险提供保障的人群占全国总人口的63%。我国的实际情况是,2002年我国医疗费用总支出为5300多亿元,其中个人负担比重约为61%,超过3000亿元,而2002年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仅为321亿元,占个人负担部分的比例仅为10%,占全国医疗费用总支出的6%,由商业医疗保险提供保障的人群仅仅占全国总人口的3%左右。由此可见,商业健康保险尚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说明了商业健康保险具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据麦肯锡公司的预测,中国健康保险市场在2004年至2008年的5年间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元至3000亿元。
应当走专业化之路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说,专业化是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方向,是保险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健康保险跨越式发展的必要途径。中国保监会大力倡导和鼓励保险公司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状况,加快商业健康保险的专业化进程。
魏迎宁在日前在京召开的中国健康保险发展论坛上阐述了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业未来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他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还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其中专业化程度较低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商业健康保险发达的国家,一般实行了专业化的经营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和管理效率,促进了健康保险的发展。我国还没有专业健康保险公司,而是将健康保险和寿险业务捆绑在一起,表现为风险控制能力薄弱,经营效益佳;产品开发技术相对落后,有效供给明显不足;组织和培训体系欠缺,市场推动受到抑制。如果不提高专业化水平,这些问题都难以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魏迎宁指出,商业健康保险必须按照自身的规律经营和管理,明确专业化地位,提高专业化水平,才能走出困境。商业健康保险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一是要完善风险控制体系,推进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形成合作机制。鼓励保险公司探索与医院有效合作的各种方式,促进保险公司和医院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二是要进一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目前,国家对商业健康保险给予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业健康保险业务的发展。三是要积极研究市场需求,完善产品体系。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保险公司应当对市场进行准确定位,逐步完善产品体系,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满足市场需求。鼓励保险公司开展试点,积极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