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收入保障保险。即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疾病,使工作能力丧失或降低时,由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标准补偿其收入损失的一种保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住院津贴型保险。
首选重疾险医学研究表明,人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可能性非常高。一旦发生,大笔的医疗费、护理费、生活费将成为全家沉重的负担。医保相对而言保障额度较低,而且在用药上也有一定的限制。保险专业人士提醒,即使已经有了医保,参加重疾险仍然很有必要。那么面对各保险公司纷繁复杂的重疾险产品,如何选购呢?年龄、性别、经济状况各不相同的人,选择时又该注意哪些呢?
投保医疗险注意事项
1.看清除外责任,即哪些是保险公司不赔的。如有的医疗险规定:怀孕、流产等以及由以上原因引起的并发症、腰间椎盘突出症、视力矫正手术等不在理赔范围内。再如有些医疗产品的保障仅限于社会医保规定的范围,但也有些保险公司推出的医疗险可以覆盖部分自费。
2.选择有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在保证续保期内,保险公司不得因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或上一年度发生理赔情况而拒绝续保,或因此而调整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范围,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健康平时有保障、生病时反而失去保障的尴尬。
3.看清观望期。保险公司对住院医疗保险大都规定了一个观望期。观望期一般是在自合同生效日90天或180天内。在观望期内发生医疗费用支出,保险公司是不赔偿的。同时,消费者在收到保单后10天内为犹豫期,在犹豫期内,保户可以提出撤销保险合同,保险公司无条件退还全部保费。
4.尽量选择整体计算费用给付的。许多医疗险都设立了分项责任的给付限额,超出限额部分不负责赔偿。因此投保者最好还是选择能整体计算费用综合给付的,而不是按各个子项目分解报销或补贴的产品。换句话说,前者是按被保险人整体实际医疗费用支付;而如果按每个项目分类报销,除了要满足每项的上限规定,还有一定报销比例限制。
有医保宜选“津贴型”医疗险
目前医疗险主要包括报销型和津贴型两种。报销型是指被保险人的合理住院费用按一定比例(一般为80%左右)由保险公司报销,报销额度以保险金额为限。津贴型合同则约定被保险人住院后,每日给付的住院津贴额和累计可给付的天数。
据有关人士介绍,报销型医疗保险中,若被保险人已从社保或其他社会福利机构取得赔偿,保险公司仅给付剩余部分。社保不能报销的医疗费(进口药、特效药、特护病房等),商业医疗保险同样不能报销。其作用是社保报销后,在需按比例自负的那一部分进行相应的赔偿。
王小姐30岁,有社保并买了一份报销型医疗保险。今年她因住院花去医疗费用计8000元,其中3000元是社保不能报销的进口药。社保支付了4000元,保险公司最多只能支付社保可报范围内的部分,即5000-4000=1000元。这对已有社保的消费者而言,显然不太划算。
因此有关专家介绍,对于已经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士,除了购买重疾险外,不妨搭配一些与社保理赔不冲突的津贴型医疗保险,弥补自己的收入损失。这样的组合也许更为合适。比如你买的是100元/天的住院补贴附加保险,那么住院期间就是每天拿100元的补贴;如果在三家保险公司都买了100元/天的住院补贴保险,那么你住院后就一共可以得到300元/天的津贴。而不论你治病花多少钱,也不管你已经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账户中报销了多少费用。
另外,对于有医保者而言,近两年来不少保险公司推出的“超越社保范围”的医疗险,也是不错的选择。购买商业保险的目的主要是对医保进行补充,在不受医保范围限制的报销型医疗险中,只要实际发生的合理医疗费用,都能按比例或在一定免赔额后,得到保险公司赔偿。这样一些进口药和新药就能报销。如太平洋安泰人寿“附加住院补偿保险”就是一款“超社保”产品。其约定,有医保或未满18周岁,如住院治疗后,实际支付且合理的住院医疗和病房费用、手术费用中的90%,由保险公司报销,且不受社保范围约束。年满18周岁无医保被保险人报销比例,也可达70%。若王小姐购买主险后附加以上产品,住院后保险公司可支付她(8000-4000)×90%=3600元,她只需付400元即可。
相关“超社保”产品:太平人寿的“高诊无忧”终身医疗保障计划,太平洋安泰的“附加住院补偿保险”、友邦保险的“康乐”少儿医疗保险计划,人保健康“守护专家住院费用个人医疗险”的“推荐版”和“推崇版”等产品,均突破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限制,能比较全面保障社保内、外的医疗费用。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