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这一改革思路主要是为了解决三级医院看病难、住院难。在上海,看一次专家凌晨3点去排队,住一次院要等候几个月,这不是个别现象。一些病人在病情尚不清楚的情况下,盲目争挤专家门诊,浪费了本已稀缺的优质医疗资源。目前,美国、英国、新加坡均通过这样的改革,以建立国家医疗集团的模式来引导就医,并已取得成效。
保险公司尚无计划开“绿灯”
面对新的医改思路,商业健康险产品能否对接、如何对接?由于新医改尚未正式推行,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还没有对社区医院开“绿灯”进行理赔的计划。
上海保险同业公会副秘书长查卫东也表示,目前保险行业缺乏充足的医疗机构数据来对接新的医疗制度。
某健康险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人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时,连声说:“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想到了。目前我公司开发的个人健康险产品,对于在社区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确实是拒赔的。我们只有部分团体保险,对社区医院的门诊医疗费用纳入理赔范围。将来的产品设计如何转型,我们现在还没有考虑。”
未来有希望跟着“医保”走
尽管如此,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李爽却认为,已经购买和打算购买健康险的居民不必担忧。他表示,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应该鼓励居民在社区医院就医,如果医疗联合体的制度正式推行,保险公司应该会主动调整“认可医疗机构”的名单,为社区医院开“绿灯”。
社区医院医疗费用支出存在漏洞,风险难以控制。这是保险公司一直拒赔社区医院的理由。今后,如果对社区医院开绿灯,保险公司的风险又如何控制呢?李爽的看法是,一家一家医院去做认证,对我们来说不太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实行退出机制,一旦社区医院出现过度治疗的情况,我们会“清退”这家医院。以前有郊区的二级医院就出现过度治疗的情况,后来公司就把它调整出认可医疗机构的名单了。总之,我们会跟着“医保”走,让“医保”对医疗机构做审核。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