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医保药进入调价周期 发改委详解药价调节机制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处处长宋大才表示,经过长期研究和摸索,药品价格调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规范。“本次调价也是从用药量大、单日费用高的品类开始入手的。”

  国家发改委人士说,“政府调价综合考虑了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实际交易价格等因素,并区分不同情况,突出重点。对日费用高的药品加大降价力度,对日费用低的药品少降或不降价,目的是在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保证价格相对低廉药品的生产供应。同时,对专利药等创新型药品适当控制降价幅度,以鼓励药品的研发创新。”他特别提到,对已单独定价药品,进一步缩小与统一定价的价差,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但几乎每次调价方案公布后,不同媒体都会报道某几个药品“降价死”。是不是某些药品的价格调整背离了生产成本,导致企业放弃生产了呢?记者了解到,2007年中国价格协会和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曾对2002~2007年间媒体和地方医疗机构报告的280个“调价后暂时短缺”的药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5%的药品仍在市场上经营,其余5%则属于疾病谱变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的正常更替。以头孢曲松注射剂为例,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其价格超过百元,经过数次调价后降到7元,但仍然年销几亿元。最近有媒体反映“消失”的阿奇霉素、氨曲南、头孢他啶、阿莫西林等等,目前最少都有几十家企业在生产,市场比较稳定。也有一些媒体反映××分散片、××颗粒剂在某个医院消失,但其他一些口服剂型在市场上仍大量存在,“普通片剂、胶囊剂等,价格往往比分散片更低。”九州通集团业务总裁耿鸿武说。

  记者注意到,本次调价对小头孢(业内泛指原料年产量10吨以下、价格较贵的头孢产品)调整幅度较大。如头孢替安最高零售价下降35%,上海新先锋的产品单独定价降幅为46%,单独定价和统一定价之间仅相差2元/每支。耿鸿武认为,本次调价对各地招标价格有拉低效应,同时减少了单独定价产品与统一定价产品的价差”。一位私募基金分析师认为,价格调整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在最高指导价和实际中标价之间的泡沫也将逐渐被挤出。

  南京苏禾大药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调价后目前没有遇到断货的品种,“以前有过某些品种调价后暂停销售,与供应商重新核对价格后,一周内就能重新上架。”北京一家二甲医院的医生表示,“抗生素等药品有很多替代品牌可以选择,还没遇到缺药的情况。”中国价格协会也在调查中发现,因价格调整衔接会出现药品短时下架、品牌替代的情况,但一般能很快恢复供应。同时,药店根据经营需要和疾病谱变化,也会对药品做更新换代。湖南一家药房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对本次价格调整已有所准备,“其实在实际销售中,有些品种的价格已经低于调整后的最高零售价。”他提及的这种现象,也是被公众关注的所谓“空调”——价格调整对消费者的实际花费意义不大。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指出,不同人群和单一个体对药品降价的感受“有很大差异”。对很少生病的年轻人来说,不熟悉药价,对药品降价没有太多感觉。“但是对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来说,例如这次降低循环系统用药价格,高血压患者就会有明显感受。”他表示,药价调整同时也会充分考虑企业的研发创新成本,为企业保留合理的销售利润,参考社会平均成本及费用率。“价格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将会积极稳妥、分步有序地推进。”

  对消费者提出的“降价药换个名称、换个规格包装再高价上市”问题,该人士表示,按照现行药价管理方法,按照药品的化学名称统一调整价格,不同的剂型规格之间也规定了明确的差价比价关系,“都有相应的计算公式,不会厚此薄彼。”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