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山区的吴老先生2月初中风昏倒在家中,经过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抢救后,81岁的吴老先生捡回了一条命,但右边身子行动不便,医生建议他进行康复治疗。“市人民医院床位特别紧张,父亲目前病情没那么严重,也不好意思赖着。回到家里,尽管请了保姆,但没有专业护理经验,又担心耽误他的康复。”吴老先生的女儿吴小姐给深圳商报记者打电话问,“深圳有没有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让社康中心医护人员定期上门呢?”
继2009年率先在全国启动家庭医生责任制试点工作以来,深圳今年将开展家庭病床、自费接种疫苗、转介转诊等个性化服务项目。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妇社处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家庭病床付费、规范等文件已草拟完成,待正式出台后就启动试点。
康复只能病人自己进行
市人民医院骨科病房每位患者平均住院治疗时间17天左右,剩下的康复期治疗只能让患者回家进行
“跟国外骨科病房相比,我们的住院周期已经算很长的。”骨科主任林博文告诉记者,但病人得到的正规康复训练却比国外少得多,主要是缺少后续衔接。林博文说,香港骨科患者出院后,住院医生会将他转介给家庭医生完成康复治疗,但在深圳,康复治疗只能靠住院医生开医嘱给病人自己完成。由于缺乏医生监督,很多病人康复治疗进行得不好。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仅在骨科,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病房出院的病人,很多都需要后续康复治疗,但绝大部分病人都只能回家,由家人或者自己进行。
据卫生部门统计,2011年,我市政府办医院病床使用率为97.1%,在三甲医院的很多科室,病床周转率都高达150%。
康复期病人该往哪里去?医院和家里,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26日,景华社区社康中心全科医生曹雅娟为患者看病、宣传健康知识。深圳商报记者陈发清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