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第一波上市潮时,中国精算师很少,因此当时聘用的精算师很多是外资公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精算师的发展,现在外国人面孔越来越少,中国本土的精算行师开始渐渐支撑起了一片中国精算的蓝天。
精算人才培养要本土与“洋务”结合
事实上,精算师在整个保险市场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丁昶告诉记者,精算涉及保险业务的很多方面,比如说保险产品的设计定价,保险费率的计算,评估、审核财务报告,经验的分析,偿付能力的管理,资本的规划等。
我国保险法规定,在中国境内营业的保险公司,必须聘用一名金融监管部门认可的精算师,并建立精算报告制度,从而确立了精算师在保险业中不可动摇的地位。目前,国内所有寿险公司均设立了精算部门,并且将其定位成寿险公司的核心部门。
保险业精算师是集数学、统计学、经济学、投资学及保险学于一身的保险业高级人才。不仅要具备保险业的专门知识,而且还要有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精算专业的发展,当然离不开精算教育。从1999年开始,众人渐渐意识到中国保险不能老指望外国人帮我们培养精算师,精算教育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由中国保监会牵头,开始建立中国自己的考试体系,培养中国的精算师人才。1988年我国正式引入精算的学历教育,1997年10月,启动了“中国精算制度建设”研究项目,1999年7月16日,保监会发布第9号公告,中国举行首次精算师资格考试。考试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部分。1999年启动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后产生了首批中国精算师。
当时作为精算工作委员会的负责人,丁昶对于那段历史,记忆犹新,随着协会的成立,每年都会培养出很多优秀的精算师。中国保险精算师的考试涉及多门课目,制度非常严格。因而“产量”也低。
丁昶评价中国精算教育时表示,精算技术方面,中国精算师并不比国外差,甚至某些方面能力更强,他们大部分是“全能”选手,这也源于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所以中国精算师成长快,并且在综合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从产品设计到精算的内涵价值,包括做报表写报告、制定分红政策等。
当然,国外成熟精算体系对于中国的影响也很大,丁昶表示,最初中国很多精算专业是借鉴国外,多年的发展,使得中国在一些特殊领域不比对手差,存在差距的地方可能是在期权定价,及一些专业领域,如特殊风险等细分领域的精算。
目前,很多国外机构也愿意高薪聘请中国精算师,并认可中国精算师综合能力很强,工作态度好。丁昶认为,在精算领域,国外精算师的专业化是国内精算师应该借鉴和学习的,专业化是发展趋势,诸如中国人寿、平安等大型保险公司,已经具备了很多位精算师,这也使得他们有条件向专业化发展。但对于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条件所限不可能雇那么多的精算师,离专业化还有一定距离。
自上而下促保险精算发展
中国保险精算业的发展,是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而不断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推动,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政策监管层的锲而不舍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才使得中国精算不断壮大。
丁昶告诉记者,中国保监会成立时就设立了精算处,丁昶一直在精算处工作,到2003年底开始挑起处长之职,多年监管工作,看着行业的成长壮大,丁昶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在精算领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中国保险精算师培养、精算技术、制度的建立、日常监管等,建立了一套精算制度规定。大到精算报告制度,小到生命表,中国保监会都做了全面细致的工作。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