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险企投资医疗机构:藩篱已经打破脚步还需放开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探索保险公司兴办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的可行性和有效途径,延长健康保险产业链”,在保监会日前下发的贯彻落实《医改“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这一改革意向再度明确。

  “探索保险公司兴办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的可行性和有效途径,延长健康保险产业链”,在保监会日前下发的贯彻落实《医改“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这一改革意向再度明确。

  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释放了“大力推动健康保险发展,支持相关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的政策信号;2009年6月,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业深入贯彻医改精神,积极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配合医改进程,支持保险业“探索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投资医疗机构”;2010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由卫生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再次表明要支持和鼓励保险公司探索投资医疗机构,以促进保险业与医疗服务产业实现优势互补。

  “虽然政策层面的藩篱早已打破,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加之专业能力、资本投入等多重因素的考虑,保险公司投资医疗机构的脚步一直极为缓慢。”据保险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保险业中只有中国平安一家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投资了深圳龙岗中医院。

  众所周知,医疗产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不受周期性影响,但为何中国的保险业中唯有中国平安对投资医疗机构“情有独钟”?

  “这与商业健康险一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息息相关。”上述专家告诉记者,正因为看好商业健康险的巨大潜力,多家保险公司开展了相关业务。2005年以来,人保健康、昆仑健康、和谐健康和平安健康四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相继开业,我国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迈出实质性步伐,但由于成本控制问题,健康险业务一直难以实现盈利。

  由于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缺乏有效的控制关系,难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保险公司难以介入医疗服务选择的过程之中,难以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风险。与较为强势的医院相比,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造成部分公司的部分险种赔付率较高,影响了健康保险的盈利能力,从而限制了保险公司进一步延展健康保险产业链的热情。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