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保险课堂:认识四一三健康保险模式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在十多年四一三健康保险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值得现在和今后借鉴的,所以必须认真总结。

  以上“四定、一自由、三方付费”作法简称为“四一三”健康保险模式。

  4、实行“四字”(即大小多少)配套措施。一大:把医院做强的同时做大;二小:尽量缩小参保患者自负费用比例、缩小自费药品目录范围;五多:鼓励多种不同人群参保、多种不同缴费标准和保障水平、多种筹资方式、有更多非公立医院参与竞争、在有效控制医保费用浪费的同时争取政府对医院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一少:鼓励医院做好预防保健工作让参保人少生病。该措施的作用:要让“四一三”模式机制更加到位(在“四一三”模式机制的作用下,又能更顺利实施“四字”配套措施)。

  以上四条缺一不可。

  “四一三”模式的作用归纳起来为两条:一是通过让医院自己“点菜”自己“买单”,最大限度控制资源浪费和流失,大幅度降低医疗成本,为解决百姓看病贵创造更有利条件;二是通过加速医院集团的建立和发展,让更多的城乡医疗机构和城市大小医疗机构成为“一家人”,从而加速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合理流动,盘活现有大量闲置的医疗卫生资源,为解决群众看病难创造更有利条件。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四一三”模式绝不能与简单的按人头付费结算方式等同起来,“四一三”模式是一项更加科学、更加全面、也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如果要采用“四一三”模式,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操作方法与步骤,也只有这样才能与我国现有的医保管理制度顺利对接,并平稳过渡。

  三、“四一三”模式的主要特点

  1、研究的时间长。“四一三”模式从1997年开始研究,1998年论文开始公开发表,到中国改革基金会最初立项研究,到当地市、省和国家科技等有关部门先后立项研究,2003年通过科技部成果评审鉴定,同年提出中国“四一三”健康保障理论体系,2005年提出中国“四一三”医改理论(也可称“四一三”健康保障理论),再到2006年12月公开发布中国第一份国家医改建议方案---《“四一三”医改方案》,已有整整十年的历史。

  2、发表的论文多。从1998年第一篇《我国医改模式研究》论文公开发表,以后围绕完善、宣传、应用“四一三”模式及其理论,先后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内容涉及整个“三医”(即医保、医疗和医药)改革的方方面面,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研究》、《“登上健康快车”与“四一三”医保模式 ---我国预防保健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与“四一三”医保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难点与对策研究》、《控制药价虚高与“四一三”医保模式 ---我国药价虚高控制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制药企业发展与“四一三”医保模式---我国制药企业发展的难点与对策研究》、《让“四一三”医保模式帮助药品恢复正常的市场经济规律 ---揭开药品这一特殊商品神秘的面纱》、《关于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总体思路》、《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创建中国医改模式的基本思路》等。“四一三”模式及其理论论文分别刊登在《中国社会保险》、《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资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改革》、《中国劳动》、《中国财政》、《中国医院院长》、《中国医疗前沿》、《现代医疗保险》等数十种全国知名专业刊物上,也有不少文章是在一些知名的专业网站上发布(可在互联网上用“四一三”健康保险模式等相关词搜索)。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