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复星联合
健康保险获保监会批准筹建,成为国内第六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这也标志着停滞近两年的
健康险公司闸门重启。时隔多年,资本对健康险市场再次真情流露,他的逐利点到底在哪儿?
2013年~2015年,健康险原保费收入从1123.5亿元增长到2410.47亿元。两年间增长翻倍,然而,在经营健康险的保险公司中,80%以上的公司赔付率超过80%,40%左右的公司赔付率超过100%,个别公司甚至高达200%,5家经营健康险的专业公司几乎都处于持续亏损之中。那么,健康险翻倍的快速发展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而这块大肥肉为何难以下咽?本期专题为您拆解健康险独特的经营模式,剖析其漫长的盈利周期,一探健康险市场未来还能有多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本从不做赔本的买卖,逐利才是其天性,也正因如此,资本的流向往往最能反映未来商机之所在。
记者注意到,资本对健康险流露出了巨大的热情。日前,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获保监会批准筹建,成为国内第六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同时,这也标志着停滞近两年的健康险公司闸门重启。事实上,除却已获批的复兴联合健康保险,阿里巴巴、康美药业、东软集团等都表示计划申请专业健康险牌照。
时隔多年,资本再度掀起对专业健康险的追求热情,这自然跟业务发展离不开。而业务联动和布局“大健康”背后,依托的大市场更是资本涉足保险的主要动机。
从
中国人寿、
泰康人寿等专注大医疗健康领域的险企运作也可看出,发展健康险、完善医疗体系确实对险企发展保障型业务、产业联动、创造附加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未来寿险机构下一步转型的目标。毫不夸张地说,健康险已成为决定险企未来发展的杀手锏。
人保健康相关人士分析称,预计到2020年我国健康保险保费有望达到7000~ 10000亿元。
不过,理想虽然丰满,但现实的骨感也不能忽略。从目前获批的5家专业健康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看,亏损仍旧是主旋律。作为极具专业性的商业健康保险,与普通寿险业务在精算原理、风险控制、经营模式等方面有明显不同。相关产品与健康风险管理产业链的融合,长时间、持续的资金投入等都考验着入场者的神经。可以说,如果没有做好入局的准备,最终资本可能会被反噬。
独特的经营模式
近年来,健康险对资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至今,约20家企业发公告成立健康险公司。而成立健康险的背后离不开产业联动和业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