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过去10年内地访港旅客在港投保的新造保单激增超过10倍,但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上半年统计数据再次让人震惊,仅上半年内地客户贡献新单保费收入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赴港投保热情持续高涨。
赴港买保险再创天量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网站周三发布公告称,香港保险行业上半年总保费收入2075亿港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内地客户贡献新单保费收入301亿港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316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新单保费(815亿港元)的比例也达到了37%。
“事实上,香港新增保单主要来自于内地,很重要一个原因是香港本地保险市场日趋饱和,购买医疗和重疾保险几乎是香港居民的普遍选择,增量是很少的。”广发财富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联席董事廖颂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据不完全统计,香港共有158家保险公司,香港地区人寿保单已超过700万份,平均每人一份,香港的保险密度大概是6000美元左右,保险深度则是15%左右,这个指标在全世界都能够排进前三名。内地的这两个指标分别是不到300美元和不到3%,保险深度的世界平均水平是在7%之上。
廖颂平向记者介绍,香港同类保险的费率大概是国内的三分之二,造成保费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香港人均寿命在全世界排在前列,尽管内地赴港投保人士较多,但基本都为中产阶级,并不会拉低香港的平均寿命值;第二,香港保险产品设计能力较强,对于死亡率的计算更加精准。
而同时记者也观察到,在香港工作的各行各业内地人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卖保险”行列,随着内地人的生意越来越好做,不论是医生、国际学校老师、建筑工程师、人力资源管理者,还是到香港做家庭主妇等等,开始全职或者是兼职卖起了香港的保险,个人标签多了一个“境外财富管理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