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显著提高至79岁,这比现阶段我国人民的预期寿命76.34岁增加了大约3岁。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到2030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要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要实现这些目标,一系列产业肩负着重任,也带来商机,比如慢病管理产业、民营医院、医疗信息化、体育产业、老人照护以及商业保险等产业都将肩负这3岁的增龄重任。
十年时间,十万亿产业
“此次的规划纲要与以前卫生服务行业的规划不太一样,以前说医改主要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这次是围绕健康来发展这个行业,意味着以后发展卫生行业的投入,包括健康政策的支持都会围绕健康产业来做。”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子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周子君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目前我国卫生总费用支出占GDP的比重约为6%,而在德国、法国、日本均约为11%,英国为9%,美国的这一比重接近18%。
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从4%增长到5%大约用了12年,从5%到6%用了五年时间。“预测未来大概10到15年时间,国家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会达到10%,按照现有价格水平计算,也就是10万亿到12万亿的健康产业。”周子君说。
而在投资者眼里,推进到资本层面这一产业数值同样可观。
在此前的紫荆资本医疗投资论坛上,中金公司成长企业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王曙光对本报称,如果引用资本市场的概念,2015年A股市场医疗医药的相关上市公司有193家,境外H股、红筹以及美股共计93家,而新三板的相关企业数量亦高达300家。
“从市值上来看,A股有三万亿的市值,占整个A股总市值近7%的市值是由医疗医药企业贡献的。境外还有约一万亿的市值,整个来看中国上市医疗医药企业的市值在五万亿的规模。”王曙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