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教授认为,健康险经营的长期保本微利是不正常的。
主持人:郝教授,刚才两位保险公司的专家诉了一下苦,他说他们产品基本上都是不赚钱的,甚至有一些还要亏损,你认为这种现象是不是事实?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郝演苏:应该说我们早期开发健康保险产品,大多都是还本付息,在资本市场这样一个环境下,加上整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并没有完全配套,致使保险公司相关的业务准确来讲从经营角度确实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对于保险公司它的效益对正常运营带来的问题。
主持人:就是说停止终身重疾险的业务。那么整个健康险市场或者是整个重疾险市场处于微利保本的状态也是目前这种形势造成的?
郝演苏:是多种原因,比如说和医疗卫生部门有关系。过去人们看病都是单位支费,现在保险公司出现可能有的看病有买保险和没有买保险,医疗体制关于不成熟的行为使保险公司面临很尴尬的境界,加上保险公司当初设计产品的时候又考虑到社会方面的各个因素,将理财的功能附加在其中,显然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再加上还要给客户加上理财的承诺,所以很难操作。
>>>保险公司集体退出某一需求旺盛的市场是政府的失职。
主持人:就像你所说的重大疾病险也好,健康险也好,在中国市场环境不好,你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情况多长时间能够扭转?
郝演苏:这个情况准确地讲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当中是一个需求量很大的市场,老百姓医疗保障问题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越来越多需要靠社会、个人解决,如何开发一个适合老百姓需要的,同时又能考虑到保险公司能够维持偿付能力,在经营管理当中能够到位的产品是摆在保险公司的一个任务。或者是检验我们卫生医疗体系是否能够为这种真正商业化健康保险的发展提供一个良性的环境,所以一个是环境问题,一个是产品的创新问题,是制约和影响我国健康保险两大门槛。
主持人:郝教授你说产品创新的问题,我记得你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现在市场需求很大,而保险公司现在提供的产品很少,供求严重不平衡。而且现在特别是网友们反映只有健康险,没有医疗险,医疗险需求也很大,这个是不是需要等到医疗体制改革完成才能解决,这需要多长时间?
郝演苏:医疗体制改革是一个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开办短期,或者是通过精算技术研究一下风险控制可不可以做文章,如果可以做文章,在局部地区、局部范围开办某些专项的医疗保险还是有可能的。包括健康险,也包括医疗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