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当人们沉醉在端午节的喜庆气氛中时,兴国县社富乡五龙村村民孙海洪却偷偷地抹着泪。
他原本有个幸福的家,有一对健康的子女,自己和爱人在外务工,日子虽拮据,却很充实。天有不测风云,2月16日晚的那场大火无情地夺走了他的一切:温馨的家烧得只剩废墟,14岁的女儿当场被烧身亡,15岁的儿子被烧成重伤。
“真要谢谢党和政府,没有他们的关心与支持,那段日子我真是挺不过来。”孙海洪哽咽地说。面对亲人的诀别和烧成重伤的儿子,孙海洪夫妇泪流干了,心麻木了。他们还得到处筹钱为儿子治伤,可那10多万元的治疗费用让他们几乎绝望。“家里无物可卖,钱无处可借,我连死的心都有。”
兴国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当即来到医院看望孙海洪的儿子,并当场给予他2000元的临时救助金。针对他家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工作人员为其开辟了“绿色通道”,办理了大病医疗救助,让孙海洪方便快捷地领到了4万元的救济金,确保了他儿子及时得到治疗。在县民政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关怀下,孙海洪的儿子已完成第一阶段的治疗,目前已出院在家休养。
记者点评:为让贫困群众不再双眉紧皱,各种医疗救助模式在不断探索中产生。实施临时救助、扩大救助范围、取消起付线……医疗救助作为医疗保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它让困难患者真正实现了“看得起病、住得起院”。
圆新房梦,生活安稳有奔头
见到张火根时,他刚从地里回来,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真的要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住进了以前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能住进的漂亮房子。”
今年70多岁的张火根,一生与苦难相伴。2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年幼的他只好跟着有残疾的叔叔一起生活。20多岁,他娶妻生下一个女儿,原本打算夫妻共同努力,攒钱盖上新房。不曾想到,几年后,妻子却因病去世了,留下年幼的孩子。不幸的是,几年以后,张火根娶进门的第二个妻子也因病去世,又留下一儿一女。张火根既当爹又当妈,还要照顾年迈的叔叔婶婶,生活过得异常艰辛,建房只能成为他的一个梦。
“每年我最害怕的就是春天,一下雨,家里到处漏水,有时晚上根本没法睡觉。”张火根说。幸运的是,2010年,黎川县被列入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试点县。去年,张火根成为危房改造对象。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再向亲戚借了些钱,加上危房改造政策领到的补助金13000元,建了一幢两层的新楼房。如今,叔叔婶婶已经过世,两个女儿也已经出嫁,张火根就跟儿子住在这两层的楼房中。
“现在,儿子外出打工,我身体还好,在家里种点地,日子过得还不错。我打算先把建房借的钱还掉,再攒一些钱,让儿子娶上媳妇,争取早点抱上孙子。”张火根憨憨地笑着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