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与非社保:买家相互转换
此前,客户同时投保社会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理赔时易形成冲突。平安保险1月1日推出的附加医疗险系列产品针对性地解决了这一矛盾。据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柳志坚介绍,新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客户可根据自己是否享有社会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选购不同的产品,并可根据身份变化相互转换。
多数公司的新型医疗险都是作为附加产品设计的,合众人寿的“顺心如意医疗保险计划”属于其中为数不多可以单独销售的一年期意外医疗保险。合众人寿产品精算部有关人士介绍,“顺心计划”主要针对已经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客户,包含“社会统筹补充住院医疗”可以报销、“社保”不能报销的费用;对没有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客户,则设计有提供意外医疗费、住院床位费、药费、手术费以及检查费等多项医疗费用保障的产品。
主附险配合医疗保险也理财
根据《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医疗保险产品不得包含生存给付责任。这意味着健康保险将只保健康,不再分红、返还——保监会此举初衷是提高健康保险的专业化水平,让重疾险回归健康保障。
“其实这可能是健康保险的一个新机会。”新华人寿产品精算部有关人士认为。在新华人寿的“福家健康”新产品设计中,一张保单包含三个账户:健康医疗、生命保障和养老金,将现在人们普遍关注的健康与理财结合。客户发生重疾需要医疗费用,可以获得按照基本保险金额给付的重疾保障金;如果被保险人一生健康,则可以把这部分钱作为理财工具,实现增值。“有病保病,无病增值。”
太平洋寿险新年后推出的银行保险新品“红利安康”也是银行储蓄型保险与“福安康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的组合,通过主险+附险的形式将医疗保险与理财计划捆绑在一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