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重大疾病保险 > 正文
险企大病医保遇尴尬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近年来,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初步建立, 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有了基本保障, 但人民群众对大病医疗费用负担重反映仍较强烈。保险公司也在大病医保这方面遇尴尬。

  近日,保监会公布首批承保大病医保的险企名单,130多家保险公司中仅有34家获得经营资质。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平安人寿、平安财险、太平洋人寿、太平洋财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等大中型险企均名列其中。其中人身险、财险公司各占半壁江山。

  名单公布之后,4月17日,财政部与发改委联合发文,同意免征保险公司经营城乡居民大病医保业务监管费,这是继去年免征营业税后大病医保迎来的又一利好。

  不过,记者采访发现,尽管优惠政策频繁出台,多数公司实质性的动作还没有显山露水。部分公司如平安养老、华夏人寿等在已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筹备大病医保,稳步探路。

  华夏人寿早在2010年左右就参与了城乡大病保险项目,2013年第一季度,其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费在团短险总保费中的占比达到13%。

  获得大病医保经营资格后,华夏人寿设置了专门的健康险部,配置专业人员,在产品、系统、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好基础建设,以总分联动的方式推动机构经办大病保险业务。

  商业机构尽管从制度上入驻了大病医保,但现实的经营中能否真正分得一杯羹仍然是一个问题,事实上,保险公司对承办大病医保业务仍心有余悸。一位大型保险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公司曾和政府合作过补充医疗保险,政府主导之下,商业机构难有定价权,这让保险公司无法从源头上实现利益的对等。

  “和政府合作,保险公司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政府不按市场规则办事,是保险公司的一大心病,也使得公司赔付率较高。”上述人士举例,每年大病医保的剩余资金如何安排,重新放入资金池累计下年再用?或是提高赔付比例?保险公司在这些重要问题上都没有发言权,都由地方政府决定,甚至某些地方政府会将剩余资金拿走。

  此外承办大病医保的经营风险较大也是部分公司顾虑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居民均可投保,但保险公司没有核保权和拒赔权,带病投保的风险加大,还存在过度医疗消费等问题。”该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大病医保的资金来源并不充裕。由于大病医保的保障对象是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人,所需的资金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不再额外增加群众个人缴费负担。从个人的角度看,并没有新增缴费负担,但医保结余资金是否够用令人心存疑虑。

  新农合资金结余是大病医保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数据显示,2011年新农合的当年基金使用率仅为83.5%,但2012年新农合使用率达105%,首次出现当期赤字。“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加大。”上述人士认为。

  尽管保险公司还在犹豫观望,但一位大病医保试点的负责人王静(化名)却发现,只有商业保险公司加入,当地政府才有开办的信心。

  王静介绍,在偏远地区试点,地方政府参与积极性不高。“大病医保的资金来源是社保结余,但尽管县级单位有结余,却不敢提高老百姓的医疗福利。他们担心一旦提高医疗保障标准,超支部分没人管,因此地方政府没有动力开展大病医保。”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