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不仅首次将健康险业务划分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四大类,更为重要的是对近年来争议较大的问题首次予以明确和规范,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撑起了六大保护伞。
保护伞一
医学诊断标准成准绳
去年底、今年初的重疾险风波中,有媒体指出重疾险“保死不保生”,认为重疾险条款设置了极为苛刻甚至是不合常理的理赔条件。此次出台的《办法》充分考虑了这种不合理状况,明确要求保险公司拟定医疗保险产品条款,应当尊重被保险人接受合理医疗服务的权利,不得在条款中设置不合理的或者违背一般医学标准的要求作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
保险公司在健康保险产品条款中约定的疾病诊断标准应当符合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并考虑到医疗技术条件发展的趋势。健康保险合同生效后,被保险人根据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被确诊疾病的,保险公司不得以该诊断标准与保险合同约定不符为理由拒绝给付保险金。这些规定极有利于树立保险业的诚信形象,将杜绝产生诸如“保死不保生”的问题,虽然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和赔付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对保险业长远发展十分有利。
保护伞二
保证续保条款不许“暗藏玄机”
目前很多健康险产品是以附加险的形式附加于主险(多为寿险)之上,保险期限多是1年,在这1年的期限内被保险人如发生了保险事故则保险公司按约定进行赔付,但下年投保人想再投保此附加险时却往往会被保险公司拒保,投保人心中当然不满。为缓解这种矛盾,保险公司推出了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仍以附加险形式存在的健康险产品,但往往又暗藏玄机———约定保险公司可在续保时调整保险责任和保费。
此次《办法》对保证续保条款进行了规范,明确要求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产品,不得约定在续保时保险公司有调整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范围的权利,从而对目前许多保险公司的产品虽约定可保证续保,但在续保时往往会对保险责任进行重新约定或进行加费处理是一种否定。比如,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患保险责任内的某种疾病但经治疗后恢复,其购买的健康险产品含有保证续保条款,但《办法》实施前的此类产品往往会在投保人要求续保时,进行保险责任的重新约定(多数是去掉与上个保险期限内所患疾病有关的疾病类型)或进行加收保险费处理,许多投保人往往难以接受。此次出台的《办法》则禁止了保险公司的这种做法,为被保险人有力地撑起了保护伞。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