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长期健康险,有的险种只能保障到65到70岁,有的则是终身险。事实上,70岁以后发生疾病的可能性要高很多,购买的时候务必看仔细。
不过,长期健康险的优势也是有代价的,包括灵活性欠缺、费率相对较高等等。市民也无需贪大求全,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投保。
偏储蓄Vs偏消费
现在健康险的名字越起越花哨,险种设计也越来越复杂,“还本”、“分红”等字眼常常搞得人晕头转向。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市民需搞清楚究竟是“偏储蓄”还是“偏消费”。
两者差别,可用“买房”和“租房”来类比。“偏储蓄”(比如还本型健康险)类似于“买房”,住了好多年后,产权还是你的,但是对经济实力要求比较高;“偏消费”(比如一些纯粹的健康险)类似于“租房”,一段时间租期到了,那你跟这套房子就没有任何联系,不过其优势在于进退自如,经济实力要求低。
通常说来,投资渠道较多、保险保障是短板的年轻人,比较适合“偏消费”的健康险;而理财“懒人”或者经济实力较强的人士,则更适合“偏储蓄”的健康险。
为了防止“看花眼”,市民还需了解,用于保障的资金无论来自于用户的初始保费,还是利息、投资所得,都是经过严格精算的,很少会出现“特别便宜”的情形。
社保范围外Vs社保范围内
对于大部分健康险而言,都是对社保基本用药和诊疗项目目录内的医疗费用进行赔付。事实上,社保能够应付一些普通的疾病,但是,一旦发生重大疾病或者疑难杂症,就有可能用到社保范围外的新药、急救药、进口药。更要命的是,这些药品的价格往往很高,因此可能会出现买了健康险也得自己买单的情形。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