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健康险新政策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前有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俗称“新国十条”)为健康险圈定顶层设计,后有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进行政策细化。尘封已久的国内健康险市场,因国务院连发的两个《若干意见》焦躁不已,市场情绪亦非“空前利好”之流的俗词所能形容。

  第二种高端取巧型,目标直指高端客户,以高端医疗资源、医疗服务揽获高端客户市场,这恐怕将是大多数保险公司进军健康险领域的首选。多年来,中国高端健康险市场也走得不算好,主要受制于医改进程中对高端医疗市场的开放以及对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放行,也和中国保险机构不熟悉高端医疗特性有关,尤其是不熟悉海外高端医疗保险市场特性。

  所谓高端医疗市场包括高端全科医院、高端专科医院和公立医院的高端服务部门,受制于医改进程,中国高端全科医院、高端专科医院的进展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押注未来,伴随医改推进,中国高端健康保险市场也就有了做大的可能性。据多项预测,中国每年有3000——4000万左右的人群需要高端医疗服务,与之相关的高端医疗保险市场容量可达数百亿元。如果加上未来可能大范围出现的专科连锁医院,这一市场规模将以千亿元计。

  至于实现的手段,资本雄厚者可以延伸健康产业链,自建或参股收购医疗机构,甚至通过参与药品生产和运输环节有效介入患者的诊疗环节;实力欠缺者可以通过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或者是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背后的保险机构(这一情况多见于合资保险公司,因之可仰仗外方股东的高端医疗资源),总之目标就是打造他人不具备的核心竞争力,说得通俗些“具有他人不具备的医疗方面的资源,可以提供特需医疗服务”。

  第三种即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成功卡位,挟资源以令险企,所谓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判断正基于此。虽具有上手快、易出成果等特点,但关键的核心资源或者说是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保险机构手中,恐怕将会严重挤压保险公司的话语权,成为又一个尾大不掉的销售渠道,风险自会难把控。

  尤其是出身于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可能改写历史。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已经显示出冲击力,支付宝[微博]推出的“未来医院”,可以令用户在支付宝中完成挂号、检查、缴费、取药,甚至查看检查报告等流程;微信“智慧医疗”可以实现全流程微信支付、查询排队序号、到号微信提醒、药单、检查单电子化随时查看。

  如果谁拥有了上述健康大数据,正逢允许社会资本设立专业健康险公司,恰好又对健康险领域感兴趣,不多赘言了,已经可以理解保险公司的卡位心情了。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