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昆山爆炸案引发的“企业只为财产投保却忽视员工人身安全”的讨论甚嚣尘上,而对于从事危险生产的劳工的生命财产保障,以及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生存现状担忧,亦引起了广泛关注。究竟企业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是否足以应对风险,还有必要购买团体商业险吗?
伤亡员工无保险涉事企业将赔偿近亿元
8月2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的抛光车间粉尘爆炸事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仅有太平洋产险公司承保了该公司房屋,涉及员工却没有任何保险。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基本的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如果企业有购买的话,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负担,同时也能为员工的后期生活带来一定的保障。
然而,无论是“企业没钱买保险”、“企业风险意识不足”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企业“短见”,正在给这家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据了解,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的每人赔偿标准,每年26955元,那么此次事故中,亡故人员的家属可能获赔53.91万元,而昆山中荣金属将需要赔偿3665.88万元。再加上医药费,以及受伤的近120名人员的伤残等级赔偿等,预计企业将需要承担近亿元的事故赔偿。
“兜底”社保不可少商业保险做补充
“有些企业会说,我们购买了五险一金,涵盖了工伤这一部分,所以就不需要再买什么保险了。”在众多保险业人士与企业的接触中,此类“根深蒂固”的认识十分普遍。尽管工伤保险作为社会福利,其保障内容比商业意外保险要丰富一些,除了在工作时的意外伤害,也包括职业病的报销、急性病猝死保险金、丧葬补助等。但实际上,工伤的补偿有很多限制性条件,比如过劳成疾、因工作原因而前往应酬,都很有争议性,补偿也无法迅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