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60岁知天命,休闲退休
沈君家庭的故事
沈君先生:54岁,上海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沈太太:50岁,上海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儿子:22岁,已工作一年,家庭目前金融资产超过100万元。沈君家对未来的设想:夫妇两人还有5年左右的时间就退休了,希望退休后上老人大学,以圆一生的大学梦;两人退休后安排每年出国旅游一次;两三年后给儿子创业存10万元,给儿子结婚准备10万元,给未来孙子准备5万元。
投资只赚一点儿就好
沈君夫妇,祖籍上海,曾下乡当知青,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回沪,却错过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时代的烙印:想回城,没有指标;想上大学,年龄超标;生孩子,只生一个;想儿子创业,遇到金融危机。
似乎所有的机遇都与他们这一家背道而驰了,但沈君夫妇从不气馁,以上海人天生的理财意识,善用他们的辛劳报酬,经过多年累积,他们已经购置了两套住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手头上有现金22万元,股票80万元。过去的一年多,股票亏了20万元,目前已交人寿储蓄型保险7年。
沈君夫妇,早年经历人生磨难,深明保持积极平和心态的重要性,因此对待财富的累积与增长,都是以“投资只赚一点儿”来处理,控制自己的欲望,就能多添福气。在投资工具的选择上,房产、黄金、股票、期货、艺术品都有涉猎,但最终还是选择股票和基金投资为主。沈君所在公司是一家在沪上市的公司,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因对公司的信心,买了不少公司的股票,在前两年赚了两三倍,第二套房子就是这样来的。提及他们的理财心得,沈君总结就是八个字“开源节流,省吃俭用”。
理财师建议
沈君家属于家庭成熟期,孩子已经成年,夫妇也达到事业最高峰,面临退休前五年,即将开始空巢期(孩子离开父母独住)。从沈君家的未来设想来看,两人的理财重点应是5年后退休资金的准备,读老年大学的费用只是一小部分,退休资金更多的是为两人余寿长达二三十年的养老生活准备,包括日常的生活开支、娱乐、学习、出国旅游和最重要的医疗保健支出。
以目前沈君夫妇二人的日常生活支出7000元,假设每年通货膨胀率为5%,夫妇二人余寿30年,5年后,应有323万元的退休资金。扣除二人各30万元的人寿保险、社保共25万元、一套房子60万元、目前股票和存款合计102万元,缺口还需76万元。
那么儿子的创业、结婚和未来孙子的见面礼,都无从谈起。众所周知,父母呵护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自己的养老还没有准备好,就给孩子准备创业等资金,是非常不妥当的,建议沈君父母还是先储备自己的养老金吧。
另外,即使沈君夫妇对自己公司的股票情有独钟,但就像本世纪初美国安然事件一样,将大部分钱投资到自己认为所熟悉的公司,风险是被无限放大的;再加上在将近退休的五年内,无论如何有把握投资股票,都不是好的策略,应选择稳健型的保本投资来保住毕生的积蓄,让自己老有所养。如沈君夫妇要种一棵向日葵,建议90%的资产都是花中央的核心资产,选择债券、稳健型的基金来配置,余10%的资产就是花瓣:卫星资产,买非自己所在公司的股票,分散投资,也把握高风险可能带来的高收益。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