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今年6月的银行理财市场非常疯狂,产品收益率出现非理性上涨。这首先表现在产品收益率上升突然,且升幅非常大。从月度数据来看,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达到4.78%(环比5月份的4.28%大幅上升50个基点);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78%(环比5月份的4.18%大幅上升60个基点)。从周度数据来看,收益率的跳涨更加明显,周度平均收益率差值近100个基点。
其次表现在6月份各类银行都发行了高收益产品。今年1-6月,在预期收益率达到6.00%以上的376款非结构性产品中,有291款(占比77%)在6月发行,6月下旬高收益产品更是大量涌现,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产品数量达到181款。
二是面对流动性紧张,不同类型的银行产品差异十分明显。在6.15-6.21这一周,国有银行开始发力,中国银行(2.48,0.01,0.40%)和建设银行(3.82,0.01,0.26%)一反常态,发售了预期收益率在6.00%以上的产品;而接下来十天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后来居上,高收益的人民币产品大量上市,其产品平均收益率的上浮幅度达到100个基点左右,5.50%左右的周平均收益创下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而以往依靠高收益产品抢占市场的城商行反而比较淡定,预期收益率达到6.00%以上的产品发行不多,且产品平均收益的上浮幅度也仅在50个基点左右。
三是体现在产品期限方面,6月份产品期限明显缩短,62%的产品期限都集中在3个月以下,30-40天期限的产品占比达到25%。
进入7月份之后,市场流动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银行间市场主要期限的拆借利率明显回落,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出现下降。但近日李克强总理对货币政策方向的表态以及央行的市场意图,预示着3季度市场资金面的情况不容乐观,资金面要回到1季度的宽松状态可能性不大。反映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上,随着银行考核时点过去,银行对资金的渴求程度下降,因此产品收益率会下滑,但7月份产品收益率较4、5月份还是会保持优势。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如果自身对资金的短期流动性要求不高,应尽量购买期限较长的产品,在较长的时间段内锁定高投资收益。
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钱荒”,银行理财市场在年中表现出了更加特殊的现象:一是今年6月的银行理财市场非常疯狂,产品收益率出现非理性上涨;二是面对流动性紧张,不同类型的银行产品差异十分明显;三是在产品期限方面,6月份产品期限明显缩短。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