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用辛勤的汗水扮靓了城市,但强劲的理财之风却未能吹进他们的生活。临近年关,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攀升。走进北京市某银行营业网点,前来咨询、办理理财业务的市民络绎不绝,却鲜有农民工的身影。
我国有高达2.6亿的农民工,大多数农民工对于市面上流行的基金、股票、保险等理财产品知之甚少,鲜有涉足。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中央惠农政策的实施,近年广大农民工收入逐步增加,他们也渴望能“钱生钱”。
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针对农民工理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理财“局外人”
盲区一:理财是有钱人的事
王新雷夫妇是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农民。5年前,他们来到北京,靠摆地摊和手机贴膜为生。谈到理财,王新雷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两年,家里老人一直生病,我们经常往家里寄钱。除去日常花销,一年下来也只能攒两三万元。理财是有钱人的事,跟我们无关。”王新雷告诉记者。他们把攒下来的钱全部存入了银行的活期账户里。
盲区二:没时间理财
提起理财,来自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的陈胜就显得“时髦”的多。他来北京已经十多年了,如今经营了一家湘菜小炒馆。“理财是好事,但对我来讲,不现实。一是我没什么文化,不太懂;二是没时间,也没精力做这个事情。”陈胜平时爱上网,但他没有关注过理财方面的信息。“听说,银行理财产品5万元起卖吧。饭馆要开下去,就需要流动资金。我没有这么多闲余的钱投到银行。”他接着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