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河南省杞县裴村店乡的蔡万成在某银行买了一笔价格为16000元的人身意外险,期限为4年。“到期后,我去把钱提出来,结果发现利息只有几百元,还不如存定期收益高,跟我一起存钱的工友都感觉被忽悠了。”蔡万成如今在亲戚开的公司里帮忙,妻子在家种地,这个家庭的年收入有六、七万元,还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学。“我们公司有一位员工,听说去年一时兴起买了股票,结果全赔了。理财风险太大,我以后再也不搞理财!”
农民工理财意识淡薄,理财能力较低。传统的思想观念制约着农民工的理财理念,他们大多较为保守和陈旧。农民工普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金融知识不甚了解。再加上“挣得起赔不起”的投资心理,使绝不多数农民工甘当理财“局外人”。
理财“高门槛”
许多金融机构对于农民工投资理财方向的关注度不足,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产品设计及金融服务欠缺。适合农民工的理财产品和服务很少,储蓄产品仍然是大多数农民工理财的唯一选择。
目前,金融机构设置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以5万元、10万元、20万元为认购起点,对农民工来说投资门槛偏高。山东寿光农商行的一位理财师告诉记者,“我接待的农民工客户普遍反映理财产品的认购起点过高,如果银行能设计一些针对他们的小额理财就好了。”
据了解,做为“三农”金融服务的主体银行,农业银行目前推出的对保守型农民工客户比较有吸引力的保本浮动性理财产品仅有本利丰系列理财产品,其他五个系列的产品均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邮政储蓄银行近期没有推出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适合广大农民工投资的理财产品不多。
农村信用社一般只提供储蓄类理财产品,由各地省联社研发推出的适合农民工的理财产品还较少;农商行会不定期推出一些保本浮动性理财产品。重庆农商行曾推出了全国首款针对农民工群体的“江渝乡情卡”。日前,北京农商银行就推出了“稳赢富逸92期”,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期限为56天。但据北京农商银行的理财顾问介绍,前来咨询此业务的农民工并不多。
另外,还存在一些银行业务员为了谋取私利而误导农民工购买不合理理财产品的现象。“去年,我本来是到一家银行存钱,结果那家银行的一位业务员让我购买一款年收益率为10%的理财产品,我自己也不太清楚,结果头脑一发热就听了他的话购了5万元。过了两天在网上看到,我买产品的那家公司资金链早已断了,我就跑到那家银行要把钱取出来,他们不让我取,无奈之下报了警才把钱取出来。”说起这件事,陈胜至今心有余悸。
农民工的理财意识淡薄,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理财的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的农民财产性收入虽然偏低,但近几年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如果金融机构能够将农民工纳入目标客户群体,开发契合农民工理财心理、操作简单、低风险且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必将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