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能力:恒生稳居榜首,光大招商排名下滑
根据对2010年到期银行理财产品的统计分析,收益能力排名前10位的银行依次是恒生银行、兴业银行、渣打银行、民生银行、广州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
2010年,恒生银行仍居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能力排名榜首,普益财富银行理财数据库显示,该行到期的10款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均取得了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到期产品的良好表现使其E/I平均值下限保持了绝对的优势,也使得收益能力得分最终保持领先。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到期的产品也存在为数不少的负收益产品,这也体现出该行产品收益波动相对较大。兴业银行收益能力排名第2位,较2009年上升8位。该行到期产品平均E/I值和E/I平均值下限得分并不十分居前,但该行到期产品收益波动较小,表现比较稳定,这对其排名跳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提振作用。渣打银行收益能力排名第3位,较2009年上升14位。该行到期产品平均E/I值介于恒生银行和兴业银行之间,但产品到期收益波动最大。其中,表现最好的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高达35.36%,最低为0。
和2009年相比,2010年深圳发展银行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到期产品收益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其E/I平均值分别上涨0.5914和0.2824至1.7377和1.8462,同时这两个银行到期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也相对稳定。因此,深圳发展银行收益能力排名较2009年上升22名至第9位,浙江稠州商行较2009年上升39名至第10位。
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同时下降4名至第7位和第8位。其中,招商银行到期产品数量较2009年减少300余款,E/I平均值较2009年上涨0.3191至1.6890,光大银行到期产品数量虽未出现明显减少,E/I平均值较2009年上涨0.3230至1.7580,而排名第一的恒生银行该值却高达2.96,其他排名前五的银行E/I平均值大都大于2.0648,故这两个银行在2010年理财产品收益能力排名中出现下滑。
从上述银行的收益排名情况来看,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较高,2010年美国等经济体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和黄金等大宗商品市场,使部分挂钩于股票的结构性产品或黄金等大宗商品的结构性产品到期取得了较高的实际收益率,而以发行该类结构性产品为长的外资银行借势取得出色表现。而在国内通货膨胀高企、加息预期增强的情况下,擅长发行债券类产品的部分中资银行较好地抓住了机会,加大债券类产品发行量的同时适当提高包含加息预期的收益率,并灵活运用外围国家较高利率的市场条件,博得澳元等外币债券产品的较高收益。
看到外资银行到期产品取得高收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外资银行产品收益较大的波动性,这些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更适合能够承受高风险、有投资经验的进取型投资者;而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到期收益率相对较低,但收益波动较小,表现比较稳定,适合追求稳定收益的保守型或稳健型投资者。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