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基金行业身处发展瓶颈,管理层力图破冰
2010年公募基金在股市下跌背景下实现了基金业绩正贡献,向投资者交出了令人欣慰的业绩答卷。但是在GDP、股市流通市值、居民收入都取得增长的背景下,2010年基金行业的管理规模却未实现增长不免令人遗憾。截至2010年12月31日,按照济安金信基金分类标准,纳入统计口径的九类基金产品共有723只。包括QDII基金在内的国内基金公司公募基金资产净值为25191.36亿元,份额总规模为24324.09亿份,较2009年底分别减少1382.20亿元和137.12亿份。
众所周知,2007年受牛市环境的影响,投资者受基金赚钱效用的吸引,国内公募基金的总规模一度达到3万亿以上的历史高点。但这种趋势并未得到有效的维持,随后熊市的2008、牛市的2009年基金在资产规模以及份额上都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甚至在2010年出色的业绩答卷下,这种下降趋势依旧没有得到缓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背离呢?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是银行在销售渠道上占据优势,基金产品被边缘化是行业身发展的瓶颈。目前基金业形成了畸形的销售渠道态势,2006~2007年银行渠道凭借网点优势帮助基金行业取得了超高速的规模扩张。这种盲目的超速发展导致了两方面的不良结果:一方面是在上证指数4300~5500点套牢了大量新入市的投资者,需要整个基金行业用多年的时间消化这批套牢盘带来的赎回压力;另一方面就是在保有量上形成了银行渠道超过70%的绝对优势地位。2008年~2010年,银行渠道将销售重点放到了银行理财产品上,2010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收入超过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总额的40%。而基金产品则一直与保险理财产品争夺其余的份额。
或许监管部门注意到了基金业发展的渠道瓶颈,2011年计划推出第一批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对现有渠道格局逐步形成的市场竞争并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