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顾问对银行理财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提升理财能力美誉度;使用不当则可能伤到银行自己。而三年前2009年股票类理财产品大幅亏损风波让银行站到了风口浪尖,而背后实际运作理财产品的投资顾问则少有人指责。
近年来银行一直在努力摸索如何管理好这把利剑,以使出最大威力,而不划伤自己。银行越来越注重提升遴选合作机构、动态调整投资顾问等能力,选择的资管机构所属行业呈现多样化,合作模式也出现了三大变化。
合作模式三大变化
银行股票类理财产品发行高峰期出现在2007年~2008年,但因受金融危机冲击而出现大幅浮亏让股票类理财产品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致力于成为专业理财机构的银行并未因此而放弃股票类理财。
如今银行股票类理财已在吸取此前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变革。银行股票类理财背后的投资顾问队伍在不断扩大,从最初以基金公司、券商为主,扩充至包含私募基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更多类型的资管机构登上银行理财投资顾问选秀的舞台。
不仅如此,银行与投资顾问合作的模式也趋于多元化。2007年~2008年期间银行与投资顾问“一只产品指定一家投资顾问管理”的合作模式至今让一些银行难以摆脱产品浮亏的包袱。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目前银行与股票类理财投资顾问的合作,已出现三大变化:一是“一对一”合作模式选择投资顾问的门槛在提高,银行倾向于选择行业内受广泛认可的资管机构;二是越来越多的银行采用“一对多”合作方式,即一只产品选择多家资管机构担任投资顾问,并进行动态调整。即使是投资分级类股票投资工具的优先级理财产品,也倾向于选择更多的资管机构合作;三是银行还与投资顾问合作进行保本策略创新,进一步提高理财产品投资风控能力。
上述第一个变化始于2010年。由于2009年普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股票被叫停后,股票类理财产品逐渐退到高端理财的阵地,私人银行成为发行此类产品的主力。2010年多家银行私人银行不惜高价挖到行业内颇有名气的资管机构担任投资顾问,比如招行一款产品选择华夏基金公司担任投资顾问,中信银行(601998)多款产品则选择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担任投资顾问。
上述第二个变化始于光大银行(601818)发行的阳光私募基金宝产品。近年来“一对多”合作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和成熟,并由单个行业多个投资顾问模式向跨行业多个投资顾问的模式发展。招行近期发行的睿远三期产品就选择与不同行业的多家资管机构合作,投资对象涵盖券商定向资管产品和集合资管产品。
银行主动管理能力受考验
对于银行理财来说,找投资顾问合作并不难因为有很多资管机构垂涎银行的发行渠道。但如何从大量投资风格不同、管理经验不同的资管机构中挑选出佼佼者,成为考验银行的一大难题。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