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但银保误导现象仍屡禁不止。究其背后根源,还是利益驱使。
日前,北京市民王阿姨向《金融理财》记者打来投诉电话,她买理财产品受骗了。
前年的7月,她到西城区某银行网点存款时,一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向其推荐了一款5年期的“理财产品”,并声称最低年收益达5.4%,高于同期存款利率。
“当时,我也没有仔细看那合同条款,对方也没有细讲,就把原本打算存入银行的10万元买了这款产品,结果后来才知道是保险,完全是上当啊!”王阿姨闷闷的说,如今两年过去了,投资收益只有4000多元,不仅没达到当初承诺的5.4%,甚至还不及一年期存款利息。
心痛之余,王阿姨计划取出这笔钱,不料保险公司答复,提前赎回不仅没有任何收益,10万元本金也会有所损失。
跟王阿姨有相同经历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纷纷在网上吐槽,表示遭到保险公司人员的“销售误导”。
针对“销售误导”现象,保监会今年以来的动作是接连不断,重拳出击。明确商业银行的每个网点原则上不能与超过3家保险公司合作;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混淆,不得夸大保险合同的收益。
奈何各地“银行存款变保单”,消费者被银代产品误导的现象仍是屡禁不止?为探究竟,《金融理财》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多家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以及业内专家。
问题突出
记者以普通储户身份走进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大兴支行网点,当得知要存款1万元后,一位穿着黑色西装制服,胸前别有“大堂助理”的工作人员走过来,并开始热心的推销一种收益率达5%以上,为期3年的分红型保险产品。该工作人员称,最近这个产品比较火,卖的比较多,它不叫买就是存,是存钱的另一种方式,而且每存1万元有600多元的收益。
这种听上去不错的储蓄型保险产品,实际上暗藏着不小的风险。去银行存款,毫不知情中存单变保单;经不住理财人员的忽悠,购买了并不需要的保险;购买了保险,发现期待与事实相距甚远。在调查中,这种搭车、捆绑式的违规销售、误导客户的问题非常突出。
同时,去某银行大兴网点存款的高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高女士说,她一进去,就有个工作人员介绍,有个利息特别高的存款,并且钱能随时用,填完单子后,只要回访时回答是就行了。
三个月后高女士到银行取钱才被告知,自己办理的是一份意外身故保险,给自己办理业务的也不是银行工作人员,而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高女士想退保却被告知要扣除30%的违约金。
另外,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保险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非常多,比如业务员骚扰,理赔效率低,宣传夸大其词、条款不够明晰、保险合同专业术语多、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等。
利益驱动
银保合作本是好事。对保险公司而言,借助银行庞大的网点资源、广泛的客户关系,能助其拓宽营销渠道。但由于我国银保产品多以分红型、万能型为主,少数银行代办人员或驻银行网点的保险公司人员对红利宣传过多,忽视了对中途退保需承担损失的说明,从而极易误导消费者。
尽管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但银保误导现象仍屡禁不止。究其背后根源,还是利益驱使。
据悉,向银行及销售人员“返点”等利益输送,已成为保险业潜规则,保险公司在银行渠道卖保险一直有“大账”、“小账”之分。所谓大账,就是保险公司支付给银行的正常手续费,小账则是为了拓展业务额外支付给银行的费用,包括给银行网点或工作人员的奖励、旅游等业务推动费。
某保险公司个险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负责销售的保险人员在业绩压力和利益驱动下,难免在产品推广的宣传单张上印上夸大收益、对比银行存款收益等字眼,吸引投资者购买。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